天璣寶寶的脾氣來得快,去得快,跟弟弟玩一會兒,早忘了之前的事,聽著爹爹來哄他,他就撲過來抱江知與。
他長得好,笑起來甜,這一撲,真是要把人的心都撲化了。
家里夫郎在雞娃,鄉下的謝星珩也在捉雞。
下鄉第一站,是附近的鄉村,孟培德把江家農莊定在了最后一站。
到了鄉里,百姓們認出謝星珩,說什么都要留他在家里吃飯。
百姓們淳樸,你對他好,他也對你好。
留了客人,就拿自家的好東西招待。
有錢的割肉,沒錢的拿雞蛋鴨蛋,還有人家養的雞多,說要宰一只。
謝星珩哪能隨便吃百姓的雞
他說“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
說完,他心中情緒很是復雜,莫名感覺眼圈發酸。
這句紅旗下生長的人民熟知的話,從他嘴里很認真的說出來,他也在切實的執行,因此受到了莫大的觸動。
百姓們不跟他玩虛的,說不拿一針一線,但可以吃雞嘛。
謝星珩說“這樣,你們便宜賣給我,照著領養的價位來,就當你們幫我養了一只雞行不行”
這樣子百姓們不算虧本,他們來一趟,也不掃興。
農家土雞在院子里養著,捉起來要幾個人去追。
因養殖的批次、公母不同,捉雞是有目標的,要捉養肥的公雞。
這一捉,滿院子的雞都在“咯咯噠”,還到處亂撲騰,雞毛灰塵滿天飛。
謝星珩嗆著了,也去幫忙。
他還沒捉過雞,好不容易碰到了,還差點被母雞啄。嚇得他立馬松手,到手的公雞飛了。
謝星珩瞪大眼睛。
什么,你們難道是一對雞夫妻
“雞夫妻”最終還是陰陽相隔了。
如果是在自己家,謝星珩會把它們一起燉了,雙死等于he,也算他日行一善。
可惜,百姓家輕易不舍得殺母雞,只能讓它留在人間飽受相思之苦。
學習之外,謝星珩跟老師相處比較隨性,多說一些話,大家感情才會拉近。
他把“雞夫妻”的故事說給孟培德聽,孟培德中午就不吃雞了。
謝星珩“”
好有罪惡感。
下鄉路途遠,路途中間,除卻鄉土民情,就是上課學習。
這里的課,部分是正課,繼續學經史。部分是擴展知識,給謝星珩做詩詞素養培訓。
謝星珩讀書
時,也曾當過文藝青年,去過詩詞社團的。好不好的另說,押韻沒問題。
讓他作詩,質量不定,數量管夠。
孟篤行在旁邊聽著,都憋著笑。孟培德的臉色就沉得不像樣。
“楓江縣的學堂,都教你什么東西了”
謝星珩“德智體美勞”
品德智力,孟培德認可。
體力嘛難說。
美術難道是說他的簡筆畫
謝星珩表示他也是上過美術班的人,曾經的未來畫家。
勞動孟培德上下打量他。
謝星珩承認他是個懶鬼。
“種地這事,咱們說說就算了,看別人種也還有點意思,自己下地,我是想也不敢想。”
所以他體諒鄉親們辛苦,會在副業上多多扶持,讓“農夫猶餓死”成為過去式,爭取讓他們先溫飽后致富,過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