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原一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在六月中旬時,抵達津口縣,順利將從豐州縣帶來的信件、特產交給徐誠和江致微。
另有一封謝星珩給林庚寫的匯報信,委托徐誠轉交。
徐誠認識宋原,他之前去南地打通聯絡點時,在上陵府待了半年多,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宋家。
某些地方他不好去,宋威不放心,還叫宋原專門抽空帶他去。
因此,宋原也見過林庚。
他送貨上門,來的是林府。
來之前就知道林庚的身份,真見到時,他還是露出恍然的神色。
他爹還常常惋惜,沒能把徐誠討到自家做夫郎,總說老二沒福氣。
這怎么搶得過拋開家世不談,林庚在南地就陪著徐誠到處跑。他那弟弟沒這個耐性。
他大老遠過來,徐誠留他在家里吃飯。
看信件時,徐誠抽空跟他說話。
“舅爺他們怎么樣了身體還好嗎之前還說跟他學鹽務,我這一下跑這么遠,沒法子跟著學,心里還怪可惜的。”
宋威很喜歡徐誠,兩人相處時間不足一年,也把徐誠當自家小輩疼愛,該教教,該寵寵。
徐誠去一趟南地,性格能沉淀下來,宋威的鼓勵與欣賞也占據了很大原因。
這跟林庚不一樣,這是來自長者的認可。讓徐誠知道,他即使性格野一些也沒關系,他并不需要去迎合某一個男人的喜好。
他剛跟著林庚那陣,心里茫然得很。現在不會了。
宋原照實說“家里都好著,二弟也娶著夫郎了,把他倆樂壞了。我家兩個小子現在常去農莊玩,敬之給他倆送了小馬駒,縣里跑不開馬,成天想著去莊上玩。”
宋原的夫郎性格內斂,在外頭話少,也不夠活潑,是很文靜顧家的類型。
他家里家外一把好手,是個利落人。俗稱人狠話不多。
徐誠跟他聊天少,相處卻很舒服,聊到家里,順帶著問了一句。
宋原說“二弟成親后,我爹就分家了。他這陣子想著置辦點田產,抓兩個鋪面在手里,給兩個孩子留點家底。忙得很。”
這是商人們很常見的選擇,有錢了就買田買鋪面,旱澇保收,總有個退路。
家常聊著,宋原也跟他說徐家的情況。
徐天智跟徐武父子倆,現在都在糖廠里幫忙。徐天智不服老,也閑不住,父子倆常一起送貨。
穆彩鳳還是老樣子,守著家里的小鋪面,帶著三個孫子,常常因老大兩口子都是木頭疙瘩而生氣。能吃能喝的,嗓門也大,身體好著。
徐誠看了家書。
都在問他什么時候回家。
他哪里回得去。
他心里嘆口氣,又看江知與寫來的信件。是包裝盒樣品的事,以及告訴他拉宋原入伙的事。
徐誠放下信件,要看樣品,宋原給他拆箱,一樣樣的擺桌上看。
徐
誠知道宋原的才干,對他能入伙很開心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也問“你去年在糖廠待過,感覺怎么樣還有哪里需要改善嗎”
糖廠的管理模式很新穎,發展方式也很獨特。宋原發現的細節上的問題,都已經跟江知與溝通過了。
大事則是巡廠監督上。攤子鋪大了,地方離遠了,人員更多更雜了,必然會有一環出現問題。
這件事跟鹽務相通。江知與在學鹽務時,見識到各層級的彎彎繞,就能懂得其中的操作空間有多大。
糖的單價還比鹽貴,也沒被朝廷管制,貪心的人那么多,人心又易變。其中能孕育出多大的利潤,就能吸引來多少只想搞錢,不顧糖廠前途的人。
每個人都會這樣想我拿一點又不會怎樣。
一個人拿一點,一千人又是多少
一個人敗壞一點名聲,一千人又是多少
糖廠怕是剛揚名,就要被他們搞臭搞垮。
他們想要揚名,揚好名,揚威名,還得穩住這個名聲,就不能參照現有的管理方式。
坐旁邊看信件的林庚突然抬頭,貌似對此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