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應該怎么管理”
宋原說“把他們變成一個人。”
就像跟著宋家的鹽幫兄弟。
聚合起來,他們統稱“鹽幫人”。
打散開來,他們是萬千百姓里,最普通的一個人。
他們可以有很多種身份,也能有不同的利益立場,但在這個集體里,他們只能是“一個人”,只能有一個目標。為著這個目標,在群體當中,個人的存在感會被無限弱化。
也因此,在上下只有接頭聯絡,沒有更多的交流時,依然親如一家。
保持距離感,又因集體的存在,讓他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這種模式,是宋威去漕幫混過兩年,又跟江承海的鏢局經驗以及自個兒當魚販子的經驗相融合總結出來的。
家里正式販鹽后,勢力是一點點的壯大的。
宋威為此,以海商為遮掩,還去跟許多別處的商人取經。甚至連草原商人的牧場管理經驗,他也學。
在他看來,人一多,就跟牛羊一樣,說話都聽不進去。吆喝是沒有用的,需要特定的、讓他們習慣的方式來做溝通。
這樣才能做到亂中有序,一聲招呼,該干什么事的人,都會冒頭領差事。
而在這期間,宋原還“自費當兵”過,去當地衛所,參與集體訓練,看看管理著上千人的衛所,又是什么樣子。
這個自費,并非是他花錢買個名額去體驗生活。而是他真的入了軍籍,再花大價錢把軍籍消了。
宋家能在上陵府闖下豐厚家底,成為幫主里的幫主,不是沒有道理的。
掌舵者,要有威嚴本事。這樣子手下人才會敬服。
掌舵者也要有仁德慈心。這樣子手下人才會死心塌地。
宋家在鹽幫被剿前,得到提醒,提前數月做安排。留在上陵府的
事業如日中天,但宋威放話,從上至下,都沒為手頭的鹽與錢銀猶豫。
散就散得干凈徹底,不留痕跡。
現在宋家到了豐州縣落戶安家,寫信給往日共事的弟兄們,能來的都來了。
有這種號召力,一時的敗落又有何可懼
同理,他們能做到這一步,又怎會為個人的蠅頭小利,損壞集體的大利益哪個兄弟能容忍
他們會互為監督者。
徐誠張張嘴,無話可說。
他以前就很好奇,那樣子的鹽幫,是怎么管理的。
每一回接觸的人都不一樣,暗號一串串的。
他甚至還看見過,前一天還在給別人家接頭的漢子,隔一天就成了宋家的聯絡人。
宋家的聯絡人,也會幫別人家接頭。
鹽幫的事,他盡量少問,后來也沒學成鹽務,直到今天宋原把話說開,他才知道其中關竅。
身在集體之中,他們個人的身份已經不重要了。
他們各有“職務”,領差辦事就好了。
就像做一盤子菜,油鹽醬料都要做佐,才能讓主菜滋味鮮美。
他們今天當油,明天當鹽,都沒關系。辦好分內事就夠了。
徐誠看向林庚,把這個很專業的問題拋給他,也給宋原一個機會。
林庚點頭,很是贊許。
“很不錯,但糖廠沒有生死危機,即使拿完整的流程類比,從原料加工這一塊兒開始操作,又怎么能讓這些散亂的人擰成一股繩呢”
林庚與皇室成員最大的區別是,他生于皇城,養在天子膝下,卻來到了民間。
市井百姓他見過,鄉村村民他也見過。他跟大官小吏打交道,也跟鄉紳富豪打交道。和才子佳人聊天,也看過小院里截然不同的人性。
就像他回他爹的那句話一樣,世人很忙,生存之外,還有自家一攤子事要忙活,哪有空笑話他們這些玩弄權術的人
那他們來糖廠,就是為了掙錢養家,又怎會顧你講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