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活動開辦到今年,江家已經足夠熟悉,各家合作商也熱情高漲,整體籌辦下來,預留資金后,還有一波回籠期,可以平帳。
謝星珩優先鋪面買賣來,活動開銷,可以先讓合伙人墊付,他等冬日活動結束后再還款。
鋪面的買賣相當順利。兩個拿喬的老板是什么下場,大家伙都看得見。
江家今年更是紅火,果干、糖漿、蜂蜜,更有王炸水果糖。
都說水果糖是糖廠的,但江知與是不是姓江這就是一家的
這般紅火,還持續時間這么長,江家也如以往的條件,鋪面照市場價來,允諾他們簽訂新的供貨商契約,從臺前轉幕后。
還是謝星珩親自來談的
這哪有不同意的
年底衙門也忙,各處都在清點。契據送過去,孫知縣一路開綠燈,當天就給他蓋印留底。
謝星珩拿了鋪面契據,又把幾個賬房掌柜的叫來,他要看看賬本。
年底要算賬,賬本都拿出來清點核實,謝星珩只過個本數厚度,做了抽查,就去找白喜文,讓他從白家庫房里,給他拿個好盒子用。
然后再轉道去找黃樂文,從他家拿些繡樣精美的綢緞,用來墊底。
謝星珩答應過黃樂文,年中時會帶他談一筆生意。
年中時,只有運輸隊的人來豐州縣,能主事的一個也沒有。這計劃就擱置了。
他來拿東西,頗不好意思,但跟黃樂文說“別擔心,我早做了準備。年底沒等上,來年一定辦成。”
黃樂文家里都等著的,等到年底,沒個準信,要說不失望,那是假的。
但黃家人一向能忍,現在也忙,有錢掙,便沒聲張鬧氣性。
黃樂文聽著謝星珩這番話,猶豫一陣,還是開口問“這事兒真能成嗎我心里都沒底了。”
謝星珩點頭“一定能成的。”
時機早晚的事。
他給林庚寫信匯報過工作情況,有琉璃和珍珠做保底,他帶幾個人發財算什么事又不是從林庚口袋里掏錢。
津口縣的紡織業和服裝業也不發達,跟絲綢之鄉嘉源省離得近,那又怎樣百姓穿得起絲綢嗎
謝星珩琢磨著,林庚跟徐誠兩人,應該是被更重要的事情拖住了。
他們無法抽身,身邊也離不開人手,只能把少數的人,精干著用。讓他們各處打點關卡,這樣才能讓運輸隊在沒有大管事的情況下,一路安穩。
而他只在信里稍提一嘴,沒說具體的生意時機,想要面談商議,也因此沒有得到準信。
年底徐誠一定會往家里送東西,到時會有家書信件。
他看看林庚有沒有回信,對這事兒怎么看。若有,最好。沒有的話,他加急寫一封信,把該說的都說了,盡量把這件事談成。
合伙伙伴,也是自身底氣的一環。
一家強算什么本事跟他合作的,家家都強,才是硬本事。
帶出他們來,再有官位威懾,老家這頭才會穩當。
老家穩了,老婆孩子跟著他遠走異鄉,才會放心。
謝星珩拿了綢緞,又在逛小集的貨架上,精挑細選了一把結實精巧的小鎖,帶著配套的鑰匙,去找王延,讓他根據這個大小樣式,給他弄幾個漂亮絡子掛著。
他一通操作下來,當天就把東西拿到手,當著合伙人的面,用綢緞墊著木箱底,先放賬本,又另外準備了好些信封,每一封都有年月日,寫著某年某日于何時以何價位成交。里頭裝著的是鋪面地契。這些都再用個小匣子裝著。
另外,逛小集的擴大,也是增加合作方。
合作商、供貨商的合約契據,還有員工的“勞動合同”,都再拿了個中號木盒來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