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著要喝奶的孩子,已經挨在一塊兒睡著了。
江知與跟謝星珩對視一眼,又低頭看看熱好的羊奶,再摸摸肚子。
算了。
自己喝。
兩人又漱口才睡,一覺到天明。
謝星珩起早,不用江知與陪著出門,見兩個孩子還沒醒,讓江知與跟著再睡會兒。
他背上小書包,出門跟同鄉舉人們一起去衙門。早飯就在路上買著吃。
謝星珩能邊走邊吃,其他舉人看著好羨慕。
臨近考期,衙門門口還要排會兒隊。
舉人是終身制,考上以后,后面的春試都能來參加。
三年一積累,全國舉人數量上萬。因路途原因,并非所有人都能提前趕到京城,多的是最后幾天壓線到的。
這頭登記完成,他們就能安心等待進場。
考試季,是京城商業旺季。尤其是春試,來的考生遍及全國,還都是舉人。
舉人在當地已有威望,多得是商戶來結交,大多不缺錢。
商販們在還沒轉暖的季節里,都在街頭巷尾游走叫賣,巴望著多掙幾個銅板。
謝星珩回家路上走得慢,很有閑心的這看那看,挑揀了幾樣味道不錯的小吃帶給江知與,又在街頭買了兩串糖葫蘆,帶回家哄哄孩子。
別的舉人都先回宅子里,他們想要再看看書。
許行之跟他在街上走,看路邊書齋生意好,叫住謝星珩,說想去看看。
謝星珩點頭“行。”
上回來京城趕考時,他們都沒到書齋看過。
這回過來,體會了一下當地的“臨時抱佛腳”文化。
書齋所售書籍都是科舉常用書,有些是書院的教材,例如四書五經。有些是會用到的讀物,例如大家文章、往年科舉闈墨、四書集注等。
謝星珩跟許行之還在外頭排了會兒隊,才順利進到書齋。
伙計看他倆的裝扮氣質,就知道他們是書生。
不論是不是趕考書生,統一推薦他們書齋最火爆的書冊翰林集。
翰林集,顧名思義,這里面收錄的都是歷代翰林的文章。
書籍三冊,兩冊是從前在翰林院任職過的大人們的文章選集,一冊是如今還在翰林院當差的大人們的文章選集。
謝星珩挑眉“有顧慎行顧大人的文墨嗎”
書齋伙計立馬點頭,拿出范本,“唰”一下就給他翻到了書籍中間,剛好是顧慎行的文章。
“上屆狀元的文章,好多人沖著他來的”
謝星珩回頭跟許行之說“你看看他混得多好,我考完不知試卷會淪落到什么地方。”
伙計聽著這話,試探著問“你們認識顧大人啊”
謝星珩說“上一屆的同年,他考上狀元,我們沒能取中。”
伙計又給他們推薦了另一本書,是根據年份做書名的科舉程文。
這年份很巧,恰好是謝星珩考鄉試的那一年。
他內心有了不好的預感。
只聽伙計說“那你應該會喜歡這本,你跟顧大人是同年,該是一起考過鄉試這一本就是鄉試年的程文合集,雖說舉人文章,你們已經不愛看了,留個紀念也是好的嘛。里面還有謝敬之謝舉人的文章,你們聽說過他嗎他在家鄉干了好大一番事業,好多書生都要看他的文章,以他為榜樣”
謝星珩“”
聽說過,就是我。
許行之在旁邊憋著笑,兩人在伙計的推銷里,買了鄉試程文和翰林集。
新書裝幀極好,外頭有布藝書套,拎回家拆開,才發現書套里另有乾坤,上邊用小楷寫著某些大人的文章喜好,以供考生們根據考官決定文章風格。
謝星珩“”
也是人才。
江知與已經起來了,兩個寶寶緊跟著他做小尾巴,見到謝星珩回來,才展顏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