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離開檢查區,進入機場大廳后,科爾頓手一軟,包落在了地上。
“救世主啊”
他知道嚴格來說,這個機場里所有人員都是救世計劃的一員。
他也知道,救世計劃以夏國為首,另外四國參與,人數當然不可能少。
但知道個大概,和親眼看到幾乎有他在j國住的基地半個大的機場大廳中,人頭攢動,還是讓科爾頓忍不住驚呼出聲。
幾個身高二十米的機器人搬運著行李艙大踏步走過,半空中是投放出來各種全息指路介紹視頻,有穿著作戰服的人一邊視訊通話一邊匆匆走過,有穿著白衣的醫護人員抬著擔架進入快速通道,遠處看去,是身穿外骨骼裝甲的一排又一排軍人在巡邏。
科爾頓耳邊是來自各個語言的聲音,翻譯耳麥如實將這些四面八方的聲音翻譯到了他耳中
“已確認786方塊污染清除,大概率受海水影響,提取到的土壤已送回實驗室。”
“我們去晚了,那位o國的知名專家五年前就過世了,政府也早已癱瘓,怪不得聯系不上。”
“媽,是我,我回來了,任務很成功,今晚記得做我的飯啊。”
“對,我知道你們已經做到一半了,但修改圖紙也不是我說了算的,這樣,我剛回國帶了這方面的專家來,我們開個視頻會議。”
“喂,誒,我啊,剛從沙漠回來,等我述職完了約飯啊。”
如果是和平時期,但凡是一個國際機場就能達成這樣的畫面,但這里是災變后的世界。
這么說吧,科爾頓從出生到現在,見到最多人的時刻,就是此時了。
而這,竟然還只是夏國修建的五大機場其中之一。
這里的人們摻雜了不同人種,不同語言,甚至還有許多人一看就是剛從戰斗區回來。
但他們的共通性是,幾乎每個人都是腳步匆匆,忙碌無比。
這種忙碌對于科爾頓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動力,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下一步又要做什么。
而這種充滿鮮活動力的行為,是j國基地中每天連活過明天都不敢奢望的人們所沒有的。
科爾頓甚至稱得上是貪婪地努力聽著這些聲音,哪怕此前叔叔送回的信中將夏國說的再怎么好,也不比親眼見證的震撼。
“我說的沒錯吧”
哈德遜笑呵呵看著侄子被震驚到的神情,拍了拍他的頭“夏國就是這樣的,我第一次來的時候,都以為自己是被異種致幻了。”
“走吧,你是技術人才,可以免費去食堂吃飯,夏國的飯可不是蟲子干。”
“要是以前還會限餐,但這陣子行動組帶回來不少糧食,聽說糧庫都快要堆滿了,你也是趕上了好時候啊。”
科爾頓保持著震驚的心情,跟著叔叔出了機場,坐上了那看上去宛如巨獸一般的大車。
j國也有類似的車,同樣是為了抵御異種和污染,但這種車是作為一種戰斗工具使用的。
人們如果想要出門,要么靠兩條腿走,要么就是頂著污染風險騎更適合在如今大地上騎的摩托車。
可在夏國,他坐在窗邊望出去,機場外面的車道上幾乎排滿了這種車。
他們竟然將這種車作為普通交通工具來使用。
每輛車都是滿載離去,再次證明了夏國機場的人流量有多么恐怖。
“本來沒有這么多車的,但現在各國來往頻繁,尤其是往夏國這邊飛,所以機場的車也是越來越多了。”
哈德遜給侄子解釋著“機場的所有車輛都為救世計劃服務,坐車是完全免費的。”
科爾頓出生的時候,j國就已經沒有免費的東西了,基本公共服務這種東西是需要建立在國家穩定上面的。
哈德遜顯然也知道這點,特地說明了,如今夏國的免費車輛也只對救世計劃人員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