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隗也不再賣關子了,“如今隗雖為太傅,又錄尚書事,政務授課加于一身實在是分身乏術。伯喈如今已遷為太子少傅,不如接下來的幾個月便由你為陛下授課如何”
為天子授課對此時的蔡邕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袁隗既然給他開這個口那就說明他自會在丁原那邊保全自己。
聰明人說話從來都是說一半留一半,但此事關乎蔡邕全家性命,他不得不問個清楚
“能為袁公和陛下分憂臣自然是榮幸之至,只不過丁刺史對臣頗有微詞,臣怕是活不到那天。”
袁隗看著蔡邕,都是官場老油條了,他哪里聽不出弦外之音,便保證道,“伯喈放心,隗自會保全汝。”
得到了袁隗的保證,蔡邕感激涕零,當即行了大禮,袁隗哪里敢受,忙起身回禮。
折騰了大半天,出了蔡邕家門,袁隗這才松了口氣,自己總算把教小皇帝認字這個燙手山芋甩出去了。
袁隗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教書育人的經驗不可謂不豐富,短短半天他就能看出來,他們的這個陛下在朝堂上對他造不成任何威脅,但在學堂上可以讓他名聲掃地。
所以這種傷腦經的活還是交給別人比較好,等皇帝略通詩書他再去授課。
袁隗回到府邸時天已黑盡,剛進門家中管事就告訴他袁紹和袁術正在廳堂等候多時。
袁隗撫摸著自己花白的胡須,眼底精光盡現,趕緊去了廳堂。
到了廳堂,見到自己的兩個侄兒,“如何”
袁紹、袁術對視一眼,紛紛搖頭。
袁紹道,“侄兒這些天查遍了董卓入京起所有行蹤,也向宮人打聽了陛下所有行蹤,但除卻那天陛下突然失蹤一日外,并無所獲。”
“那項羽呢”袁隗沉思片刻繼續問道。
“侄兒派人去了江東,只不過戰火彌漫,項羽所說的故鄉早已是一片荒蕪。”袁紹繼續道。
袁隗若有所思,“本初,項羽此人是你和曹孟德舉薦的,你對此人有何看法”
袁紹說不太上來,就項羽給他的感覺很奇妙。他親口說出身寒門,卻言行中處處透露著貴氣;可若說出身貴族,又有些莽夫之氣,著實矛盾。
半晌,袁紹才回話,“侄兒覺得項羽雖來歷不明,但不管他與董卓還有陛下是什么關系,我們都可以嘗試拉攏為我們所用。”
袁隗沒說話,他現在有三個疑問
其一,陛下失蹤那一天到底是如何與丁原取得聯系的
其二,項羽出現沒幾天,丁原就和陛下理應外合除掉了董卓,這項羽出現的時間過于巧合了;
其三,當日明明活捉了董卓,董卓話說了一半陛下就殺了他,似有殺人滅口之意,董卓那天想說的到底是什么
這三個問題就是這些天他讓袁紹和袁術去查的問題,可是半個月過去,竟然一無所獲
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順理成章,可細細琢磨,又無處不透露著謎團。
“難不成真是漢不該絕,蒼天保佑”袁隗迷茫了。
袁術有些不耐煩了,“朝堂局勢瞬息萬變,前有何進,后有董卓,有什么可糾結的我看叔父你就是過于疑神疑鬼了。”
聽袁術這么說袁紹不樂意了,怎么,感情這幾天他就是沒事找事唄
“兄長此言差矣,若按兄長的說法,那陛下為什么偏偏不讓董卓把話說完這分明就是在掩蓋什么”
袁術一聽生氣了,“劉協就是一十歲小孩他能藏什么事董卓先后殺其兄殺其母,他為家人報仇手刃仇人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