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荀彧也十分清楚,他得陛下如此看重,感動和惶恐相交雜。“陛下,朝中人才濟濟,臣恐不能勝任,臣懇請、”
荀彧再次被劉謝粗暴打斷,“朝中雖有千百人也不敵文若一人,在朕眼中,莫說是尚書令,就算是三公文若也當得。”
看荀彧還想推辭,劉謝可不希望故事朝著三辭三讓的方向發展,“朕意已決,文若不必多言,明日、不,今日你便拿著印綬去尚書臺任職。”她的語氣不容反駁,荀彧也只好應下。
劉謝難得做一次霸道總裁,這種用絕對權力碾壓別人的感覺莫名有些讓人上癮。呸呸呸,這種思想過于危險,劉謝及時止住,對待人才可不能仗勢欺人,得剛柔并濟、禮賢下士。
你怎么知道荀彧跟劉謝講了蘇武牧羊的故事荀彧走后,腦海中007的聲音突然響起。
“我當然不知道,都是我猜的。”劉謝說得十分自然。
什么劉謝被007這大嗓門都快震出腦震蕩了,萬一猜錯怎么辦
劉謝拍拍胸膛,自信滿滿,“怎么可能猜錯荀彧是什么人一心忠于漢室,但又身不由己只能離開雒陽。看著自己輔佐的皇帝對自己依依不舍,他又不能直接說明心意,但又要小皇帝明白自己的心意,這個時候用誰來自比好呢”
007沉思一會兒,試探性道,蘇武
劉謝贊賞般點了點頭,“三百年前大漢使者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卻被扣留,發放北海牧羊,期間他一身傲骨,寧死不屈,最終在十九年后重回大漢。身世飄零,心向大漢,故事說的是蘇武,又何嘗不是他荀彧”
年幼的小皇帝將自己的話記得清清楚楚,莫說是荀彧,就算換做常人,心中也難免感慨萬千。今日召見后,她相信荀彧對她、對漢室,絕無二心。
那你怎么不問問他為什么拋棄袁紹007有些不太明白,這么重要的問題劉謝怎么不問。
“既然他選擇了我,我又何必多問”劉謝淡淡回道,“再說,他來雒陽的原因,我大概知道”
出了皇宮,走在這街道上,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撲面而來。整座雒陽城和他印象中全然不同,街道鋪的不是之前的青石,是一種他也不曾見過的東西,馬車行走在上面更加平穩;街道兩旁的房屋高低錯落,輝煌壯麗,道路兩側還栽種了許多樹木,異常整潔。
都說袁本初所在的冀州州府鄴城是繁華富庶之地,但和雒陽相比,差的卻不是一星半點。就單從流民來講,富庶如鄴城,流民比比皆是。這年頭,有流民再正常不過,沒有流民才是稀奇。而雒陽,恰巧就沒有。
走過幾條街坊,馬車停在了他舊日府邸外。當年雒陽大火他這府邸也不曾幸免,今天他所見到的是已經修繕過的。現下他回來了,天子又將這府邸賜還給他。陛下待他甚厚,心中難免感慨。
進宮前,他無數次設想天子會問他些什么,比如他為什么離開袁紹來雒陽對于問題的答案,他早已腹稿千萬遍,但天子并沒有問,只問他是否還記得辭別那天他說過的話。
他心中詫異,但他也不曾忘記,當日董卓占據雒陽,為了討好世家,先后讓韓馥、孔融、張邈、劉岱等出任地方太守。但世家并未向他妥協,在朝堂上抨擊他愈演愈烈,董卓一怒之下便要對不服從的世家趕盡殺絕。
在董卓先后毒殺辯帝、和太后,立劉協后,雒陽城中人人自危,他知道,雒陽不能再待下去了,他便辭去官職,回了潁川。
三個月后,侄子荀攸刺殺董卓的消息傳來,他知道,潁川不能再待了,連夜帶著宗族百余口遷往冀州。
如今想起舊事,一晃如昨日。
他剛安頓下來,便迎來了第一位客人袁基。
他了然一笑,陛下不問,總有人要問的,便讓仆人將袁基請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