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一改往日公文中措辭含糊不清,說一句留三句的毛病,不光明確寫明付款交貨時間,還寫明了胸甲會送給北方的英王。
這封信如此大異常態,衛淵就品出了不對。若非北方戰事緊急,以西晉官場那些老爺們的德性,是斷不會寫得如此明白的。
衛淵此際心情不好,正需要點事情排解,于是就來到鍛兵坊的靶場,命人取來倉庫中存放的胸甲,分別立在十丈、三十丈和五十丈等處。隨后用青冥列裝的各個時期的火槍和飛劍槍輪番轟擊。
很快測試結果就出來了,胸甲在五十丈處能夠有效抵擋火槍,但在三十丈處就說不好了,有少半被火槍擊穿。飛劍槍則是能在百丈外抵御,百丈內都會被洞穿。
而新式的轉管飛劍炮威力巨大,三百丈外都可以洞穿普通胸甲。
測試過火槍,衛淵又命人搬來北遼弓弩測試,最后結果是北遼迅箭威力相當于火槍,
重箭威力則相當于飛劍槍,而它們射程比火槍要遠得多。
測試結束,衛淵就調出胸甲設計圖,道:「立刻制作一批新的胸甲,用普通鋼,厚度比原設計要薄三毫,確保我們現在主流火槍能夠在五十丈處擊穿。好了,要求就這些,抓緊生產,五天內要產出一萬套。」
旁邊余知拙道:「一萬套倒是沒問題,我們現在每天都能產五千套胸甲。就是做薄一點,反而提升了些難度,有這個必要嗎?」
「普王失勢,那邊的話只能信一半。誰知道他們買胸甲是去打北遼的還是來打我們的。所以我要確保這批賣出去的胸甲在五十丈內都能被我們普通士卒的火槍擊穿。」
余知拙點了點頭,自去調整配料和鍛鐵機的參數。
此時又有兩份最新情報送進了知政院。道基武士讀過,也就相當于衛淵讀過。
一封是從西普送來的密信,信是李惟圣送來的。信中透露普王出了意外,陽壽只剩三年,然后呂家突然發難,扶持太子搶奪了大權。
現在晉王已經完全被架空,所有政事在朝堂上只是走個過場,甚至有時連過場都懶得走,比如前日朝會才開了不到半個時辰。
太子雖然偶爾夜宿王宮,但平時還是在自己府中議事,維持著表面上的體面。信中還提到北方戰局不利,但具體戰事消息被嚴格封鎖,就連李惟圣這個級別的朝中大員都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
此信最后,讓衛淵早做打算,周密準備。至于準備什么,李惟圣并沒有明說。
這封信,就很見情分了。
至于孫朝恩,他現在資歷還淺,暫時還爬不進朝里,所以這次的事他也幫不上什么忙。但李惟圣能寫這一封信,應該背后也有孫朝恩的功勞。
只是看過此信,衛淵還是有些疑惑,按理說北方有太初宮北方山門在,遼族肯定不敢過于深入。這還解釋不了西普國運的傾頹。
此時衛淵能做的只有再等消息,先處理趙國這邊的事。另一份送來的情報則是碧水界域的詳細地圖,崔聿摩下的探子們終于完成了勘察地形的工作。
現在碧水內城建好,外城建了八成,近千萬兩仙銀已經砸了進去。衛淵覺得,該是毆打小朋友的時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