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23日,萊州灣以北59公里處。
經過一天半的臨時休整,傳奇艦長菲利普和旗艦艦長李玉杰再次起航,共同率隊奔赴戰場。
北海艦隊的五艘鋼鐵巨艦撕開海面,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群一般,筆直刺向被戰火和硝煙籠罩的海岸線。
手握空軍送來的轟炸評估報告,以及偵察機冒死拍下的高清航拍照片,李玉杰的目光久久凝固在敵艦殘骸的坐標上。
片刻后,他喉頭微微顫動,似乎是想說些什么,又像是被無數未出口的話語哽住了呼吸。
“哎,真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我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對鬼子海軍的巡洋艦抱有什么不切實際的幻想。”
“不過有一說一,那個和田三健與牧田覺三郎可太果斷了。他們居然跳過了自救階段,直接把軍艦開到了灣心區域隨艦自沉。”
“被兩個老鬼子這么一搞,估計龍田和香椎號已經沒有了打撈并修復的價值。畢竟修好兩艘舊艦所需的資源,完完全全可以重新造一艘新銳輕巡。”
行動前夕,李玉杰對著萊州灣的海圖沉吟良久,做出了一個大膽且合理的假設。
他認為本子海軍有可能會把兩艘重傷的輕巡坐沉在灘頭,讓動力系統幾乎報廢的龍田和香椎號化身為固定炮臺,為南部防線提供火力支援。
這個設想,并非空穴來風。
畢竟對于困獸猶斗的關東軍與窮途末路的敵海軍來說,八門140毫米高倍徑的艦炮,可是當下為數不多可利用的重火力。
可誰也沒想到,鬼子中將們居然異常果斷。
在確定突圍無望,他們直接命令大部分艦員拿著步槍,原地轉職為陸戰隊員。
舉行完集體告別儀式后,二人便指揮著兩艘輕巡來到灣心,上演了開通海閥、引爆彈藥庫外加魚雷補刀的一條龍自沉。
這種寧愿自毀也要避免被繳獲的行為,一度讓李玉杰想到了巔峰時期的華北方面軍。
似乎是觸景生情,似乎是想到了自家的土倫艦隊,傳奇艦長菲利普拍了拍戰友的肩膀,緊接著有感而發道:
“雖然咱們跟日本人處在敵對狀態,但同為海軍指揮,我勉強能理解他們二人在極端困境下做出的復雜抉擇。”
“如果換作土倫艦隊,想必我的同胞們也會在山窮水盡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自沉所有軍艦以保最后的尊嚴。”
“當然了,現在的我并不認可什么最法國的方式。不就是重重封鎖,不就是空中監視加潛艇和水雷嘛,大不了就魚死網破人死鳥朝天。”
“以后要是有機會,我一定要親自指揮黎塞留號戰列艦,跟軸心海軍真刀真槍地干一場!”
在原本的時間線中,很多法國人認為土倫艦隊的自沉,是一種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的悲壯行為。它是最法國的方式,是法蘭西的榮耀,是海軍反抗的象征。
類似的想法,要是換作原本的傳奇艦長,他說不定還能真與之共情。
但是!
經過新思想的洗禮,經過史上最靠譜盟友的言傳身教,現在的菲利普只覺得土倫艦隊司令是一個玩政治的軟蛋。
法國艦隊的榮耀,應該歸屬于那些真正在奮斗的反抗者們,而不是成為土倫土皇帝們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