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戰役,英國、法國和波蘭聯軍慘敗。
迪耶普突襲,英聯邦部隊傷亡+被俘60%,加拿大人直接虧到了姥姥家。
就連原本應該大獲成功的火炬行動,也在tg的強勢登場下草草收尾,差點成為了一場虎頭蛇尾的鬧劇。
倘若北海艦隊能成功上演一場完美的登陸行動,那其戰術細節勢必會成為盟軍指揮官們學習、探討的案例。
“嗯,確實在理,指不定真就是海軍的同志們在討論咱們的杰作呢。”
“對了,你上次提出的技術設想挺有意思,以咱們局現有的技術確實有可能實現。方案計劃書整理出來了嗎?”
“如果需要幫忙的話,我可以搭把手。”
一提到正事,五師學弟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如果他的項目能夠落實,那必定可以在世界軍事、科技發展史上留下里程碑式的印記。
32歲的年輕人,面對這樣的機遇怎能不動心?
但這份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幾乎是幾秒后,五師就肉眼可見地垮了下來。
無他,只因北海艦隊現有的巡洋艦都是本世紀二十年代的老船,還都是輕巡,幾乎沒有改造空間。
船都沒有,計劃書寫出來又有什么意義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是算了吧。沒有像樣的大船,再完美的計劃都是紙上談兵。”
“你與其催我,不如想想辦法搞艘法國戰列艦。實在不行,來艘年份短的重巡也可以。”
作為項目的審核人,黃河當然清楚自家學弟為何執著于戰列艦,而且是點名法國戰列艦。
無非就是因為全前置主炮布局的大船,屁股上的改造空間強嘛。那寬綽的艦艉空間,簡直就是為改裝量身打造的。
想到這里,他一邊假裝深思,一邊打開了喚醒勇虎。
進入系統的國策樹界面后,映入眼簾地就是上一階段的成果。
「訂購驅逐艦:
自19世紀90年代誕生以來,驅逐艦一直是各大海軍強國的戰術尖刀。它完美融合了多用途部署能力、突擊能力和機動靈活力,是任何遠洋艦隊都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為重建海軍的第一步,我們首先需要建造一批驅逐艦。
解鎖時間:60天。
效果1:立即獲得兩艘鷹級驅逐艦或法拉格特級驅逐艦。
效果2:可用系統科研槽研發7-10級法國、美國驅逐艦,并且在現實提供與之對應的全套生產線。
效果3:解鎖襲擊艦制造商-大沽船塢。」
「注:法國7-10分別為沃克蘭級、空想級、莫加多爾級和克萊貝爾級。美國7-10級分別為馬漢級、本森級、弗萊徹級和基林級。」
說來也是有趣,在原版的7+填色游戲中,海軍相關的科研項目共有四個階段,分別是:早期船體、36年船體、40年船體和44年船體。
但黃河的喚醒勇虎自多次更新后,居然莫名其妙跟某白毛子的魔法世界來了個強強聯合,使得海軍相關的科研選項,最終以科技樹的形式得以展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p社和wg熱血沸騰的組合技吧。
似乎是感知到了黃河的強烈訴求,很快,原本籠罩在巡洋艦科技上的迷霧全部散去。
看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他笑著對自家學弟說道:
“戰列艦就暫時算了,咱們沒時間,也沒必要浪費資源造那玩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寧愿多搞幾艘航母。”
“不過巡洋艦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學弟,法國大巡了解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