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休息期間,賈明玉找李安詢問下半場開場前的觀眾入席問題。
上半場快結束時,她收到鄭海濤扥的信息,紅樓大堂里還有想入場聽音樂會的人等。
她把情況告訴李安后,李安交代她讓那些觀眾進來吧。
從上半場的整體氣氛看,下半場后排再多點人也沒什么問題,多安排點人手維持好秩序就行。
能在外場苦等一個小時的觀眾,想來也是真的想聽這場音樂會。
作為今晚的主角,李安在情況穩定的前提沒有理由不去變通一下。
他想著也就個把人吧,十來個在他的預想中都算多了。
可他哪里料到此刻最后一排觀眾席的過道間,一排人密密麻麻連成一道黑色的人墻,遠遠的向他眺望著。
掌聲落下。
他輕輕鞠下一躬,重新坐到鋼琴前。
屁股與琴凳接觸的一瞬間,來自身體的壓力向下堆積,他的腰部又傳來一陣細密刺痛感。
嘶。
微微皺了下眉,李安開始重新調整琴凳的高度。
被工作人員修正過的琴凳略顯高,他得降低一點點高度。
手伸向左側調解轉輪開始擰動。
還好,手指在這個姿勢發力并沒有什么不適感。
舞臺上的一切都在觀眾的目光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當他們看到李安重新聳肩將雙手舉到身前,都不由的將呼吸動作按下暫停鍵。
現場進入到一種安靜狀態。
盡管不時響起一聲塑料紙頁的窸窣或是悶聲咳嗽,但多數人都產生了同一種感覺,上半場的悲愴第三樂章似乎就在上一秒才結束。
根據指南上的提示,接下來這首作品叫做月光。
嘗試在音樂開始前閉上眼睛。
以李安的學生、家長、同事、朋友為例。
有體驗精神的人已經不自覺的照做了。
群體代表,劉豐瑞和陳璇。
想體驗卻又在意周圍目光的人還在觀望。
群體代表,林鵬飛和馬可爸爸,還得再加個王小虎。
期望親眼目睹月光在舞臺降臨的人。
群體代表,林幽幽和車琳。
三種群體,代表了全場已將指南跟進到此處的觀眾,早已將指南丟入口袋和坐席一側的觀眾不在此列。
畢竟并不是每一個來到這場音樂會的人都需要一份資料注解。
群體代表陳璇眼熟的那個青年男子
該類別下,還有更多狀況。
對鋼琴音樂會并沒有什么概念,恰巧得到了一張門票,正好今晚沒有事情,回家的路上就順便進來看看。某單位財務的單身a小姐,30歲
整日悲痛中,被朋友強行拖出來說出去放放風,結果莫名其秒的來到了現場。正處于失戀中的自由職業者b先生,26歲
等等等等。
這些人中有些只看了指南開頭的一小部分便放置手邊,如a小姐。
有些人壓根從頭就沒有打過開指南,向b先生。
然而當月光的以升c小調的銀色光輝真正降臨在舞臺那一刻。
正如李安在前天深夜對傅天鳴所說那般。
“有些音樂無需任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