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隔空對望,李安覺得少了點什么,接著伸手按下電腦桌上的所有射燈開關,小小書房的氛圍感頓時被拉滿。
面對突如其來的燈效,站在光線焦點的陳璇單手叉腰笑問自己要不要去換身衣服補個妝
李安頭也不回的應道好啊,同時抬手落指間已是給出一個標準音。
隨著鋼琴前噹的一聲響起,陳璇頓時揚笛微微頷首,紅唇微咧,露出一個小縫,剛好對準笛孔,小腹給氣一瞬,笛聲忽現,但傳出的聲音并沒有和鋼琴聲融為一體。
空氣中的兩道音波像是正在吵架,長笛的嗓門略高,陳璇隨即向外輕旋笛頭,再吹響,這次立馬鉆進了鋼琴聲的懷抱之中。
對音ok,再沒有多余的言語和排練前的玩笑,兩人相互一個眼神,便知對方已經準備就位。
見陳璇目光已經平靜,李安轉頭看向譜架,眼前第一小節鋼琴譜在他腦海中正無限放大。
幾秒后,他輕輕吐了口氣,隨后抬起手。
“噹噹噹”
雙手起落,頓時間,由弱到強的交替音如同地平線盡頭漸漸揚起地滾滾沉煙,待到音升至最強,鋼琴上的模型都像是被震得微微晃動起來。
率先奏響的鋼琴聲部已經將音樂情緒拉起,只等長笛和大提琴站在鋼琴之上繼續將音樂向上推至高嘲。
三聲嘹亮的長笛吐音從沉煙中刺出,此處還應有大提琴聲部相伴,但盡管此刻沒有王盼盼,陳璇依舊憑借著精準的聲音空控制能力將音樂帶入到一片新天地。
鋼琴緊隨其后,一組上行琶音如春風拂面,接一組清脆顫音將音樂畫面徹底渲染開來,如漂浮在大海上的小船,隨微博起伏,隨清風蕩漾。
李安正感受著這蜉蝣于天地的感覺,一聲“抱歉”將他的樂思打斷。
“怎么了”他停下手指,看向陳璇,書房內也隨之安靜下來。
陳璇盯著譜子看了一會兒,接著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再尋求李安的建議,搖頭抿嘴間道,“不對,這樣處理還是不對,聲音會蓋住盼盼的。”
“我覺得還好吧”
聽陳璇這么一說,李安也有些不確切。
盡管他覺得剛才這遍開頭他還不錯,但鑒于陳璇毒辣的室內樂排練的經驗,他更愿意先聽聽對方的想法,“你們一個高音聲部,一個低音聲部,在這個地方會存在聲音相互打架的問題嗎”
陳璇搖頭,“不是這個問題,關鍵在于音樂一開始的敘述感,你不覺得我們這便還是和前天晚上最后一遍的感覺一樣嗎
李安想想確實,“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整體再輕一點”
“不確切,”陳璇在想怎么表達自己的意思,“打個比方吧,室內樂不像一些交響樂那樣,一開始就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它更需要,嗯更需要,我想想怎么說。”
李安不著急。
片刻,陳璇接道,“它更需要一種娓娓道來的口氣,要緩緩的,循序漸進的,我們雖然只有三個人,但是每個人都要通過樂器做出清晰的表達。”
陳璇示意李安看總譜,見對方翻看總譜,她繼續道,“前天晚上我就想說這個問題。”
“咱們三個人可能都太投入了,太用力了,你過分注重音樂結構,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聲部交替,盼盼太小心,聲音不敢出來,我做的也不好,很多地方沒有做出聲音主次。”
“就像剛剛這里,我的音量又大了。”
“肖老師說過,一首室內樂作品,所有聲部的第一次交匯很重要,每個聲部都要帶著自己的性格語氣。”
“你往后看,接下來又回到你的聲部,然后盼盼接,最后才是我,我們演奏同樣的動機,這三個交替動機應該有對話感,而這種對話感不是到了這里才出現,而是需要我們三個聲部在第一次同時響起的時候就要出現。”
“嗯,我這么說你明白嗎”
李安大概明白了,“第一次齊奏的地方要給人一種同口異聲的感覺。”
陳璇眼前一亮,“對,就是這個意思,獨立聲部的表達在室內樂中很重要。”
說著陳璇覺得自己好像扯遠了,三個人目前還沒有完成初步的合拍,大學時期的她格外喜歡室內樂排練課,剛才和李安二人模擬三人排練的過程中,她又不自覺地帶入了曾經那段經歷。
“沒關系,我挺喜歡聽你講這些的,能學到不少東西,“李安侃侃而道,”我大學除了給人彈鋼伴,還真沒有正兒八經的參加過什么排練,按照這種說法,那么鋼琴還應該根據不同的語境使用不同的音色用以營造出不同的音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