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一聲悶雷在舞臺上空炸響,接著一連串的快速跑動在他不大的雙手下有條不紊地勻速前進。
有爆發力。
速度穩定。
聲音清晰。
指尖顆粒感十足。
只前四小節演奏完,現場便無人不在心中驚嘆。
這分明就是一個小小鋼琴家了。
位于評委席正中間的霍曉東面色談不上凝重,但是蔡豐年的進步讓他實在沒有想到。
他上次聽這個孩子彈琴還是在去年春天,蔡豐年那會已經彈完半本肖邦。
比起去年他聽到的,蔡豐年今年的演奏成熟許多,跑動技術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厲害。
不過這孩子的演奏比從前多了一個問題。
右手手臂。
吳復生在蔡豐年第一次做右手下行的時候就聽出了這個問題。
跑動中多了兩個非常不容易讓人察覺的重音。
對于這樣的孩子,他沒辦法不嚴格。
同時他也有些奇怪,這個孩子的水平基本上能夠到他們學校附中一年級的平均線。
想來在蓉城這應該算是技術的天花板了。
可右手手臂外翻這種小動作怎么會出現得這么頻繁
第一次可以理解為身體很熱開,可曲子都快結束了,他數了數,蔡豐年的右臂出現五次外翻,都是在做下行句子時。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這個孩子有這個演奏習慣。
這不是小問題,老師必須要及時訂正了。
不讓等著孩子再練兩年就更不好改了。
就拿這首激流來說,右手拇指頻繁出現的重音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長此以往下去,右手五指的力量平衡一定會走向不均勻。
這點他可以肯定。
老師得注意了,這么好的苗子可別在這個問題上耽擱了。
李安從驚嘆到平淡,只用了十六個小節。
孩子沒有音樂。
拋開右臂的問題,他感受不到蔡豐年演奏激流時的情緒。
甚至連沉悶都沒有。
技術可以花時間磨煉,可音樂有時候說起來,過于玄學。
他也不想在一個孩子身上用太多情感表達來定義。
總之他不太喜歡蔡豐年這個階段的演奏。
“嘩”
舞臺上蔡豐年一個漂亮的收音,現場響起了潮涌般的掌聲。
李安在蔡豐年名字后面打下了一個96分。
他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初賽階段能打出來的最高分了。
他可以不喜歡,但這是比賽。
蔡豐年演奏的這首激流可以吊打99的同組選手,這點毋庸置疑。
掌聲已經快落下,可陳文昌的學生們像要為小師弟吶喊助威,又掀起了一輪掌聲。
舞臺上蔡豐年再次鞠躬。
在后臺全程目睹了蔡豐年演奏現場的小車在心底輕輕贊嘆了一聲。
聽完蔡豐年的演奏,她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么厲害的同學。
她完全被對方神奇的跑動速度驚呆了。
還有這樣的練習曲,原來左右手還可以這樣配合。
才聽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選手演奏,她就已經記下了三首想練的曲目。
尤其是那首肖邦的a小調圓舞曲,就像是兩個人在黃昏的天際線上舞蹈。
一想到老師告訴自己暑假就可以開始學習肖邦的圓舞曲,小車心里忍不住地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