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兩個曲子的對于大范圍的對稱平衡感依然處于支配地位。
簡單來說,莫大爺還是在自己擅長的框架里做游戲。
可夾在兩首中間的414,在構思上就已經不一樣。
從第一樂章一開始,莫大爺就向眾人展示了他龐大的旋律素材庫。
即便拋去其中的短小動機和過渡性材料,樂隊片段就展現了四段旋律,其中有一段后面再沒有出現過。
這是何等奢侈。
除此還外加了一個結束段主題,之后鋼琴又加入了兩個新主題。
整個發展部這運用了全新的材料,絲毫沒有參照呈示部。
然而如此復雜的材料群,在莫大爺的手里卻無一絲臃腫。
賦予這一樂章以尊嚴性,并使其遠離輕巧感的是這些材料持續不斷表情質量。
在其他協奏曲的第一樂章中,莫大爺從未像在此這般甘愿放棄戲劇性的優勢和得到解決不規則性的張力。
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看,已經完全是一種特技展演。
越研究,李安越覺得這首作品的不凡之處,心里對方永波的敬佩不已。
至少在鋼琴協奏曲的選擇上,方永波避開了莫扎特的主流音樂會作品,選擇了這樣一首小而不失格調的作品。
這首作品完全可以算得上是莫大爺鋼琴協奏曲創作之路上的一次靈魂出竅。
對于李安,也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挑戰。
隨后兩天里,李安一直沉浸在這首作品當中,像是又回到了備賽新海杯。
唯一不同的是,最近這兩天他會把手機放到樂譜邊。
怕錯過了陌生來電。
周三傍晚,李安剛結束了一遍第一樂章的演奏,譜架上的電話忽然響了起來。
陌生號碼來了。
李安沒著急拿手機,深呼一口后,捋順思路之后,他拿起手機。
“喂,您好。”
電話那頭比他想象中要嘈雜得多,“韻達取件,明天早晨家里有人嗎”
李安“”
“抱歉,請稍等。”
說著李安起身來到客廳,敲開陳璇的門,揚了揚手里的電話,“韻達取件。”
陳璇一下想起來,前幾天買的兩條褲子都不滿意,今天下午她約了個退貨。
接過李安遞來的電話,她和快遞溝通起來,“明天家里沒人,要退的東西我放到門口的柜子上,退貨碼到時我寫在便利貼貼在包裹上。”
韻達小哥“好的。”
掛了電話,李安撓撓頭,“虛驚一場。”
陳璇笑“別那么緊張嘛,怎么樣,練得還行”
李安“要扣的地方太多,不過大體上差不多了。”
陳璇“厲害哦,才三天。”
李安“厲不厲害我說了不算啊。”
就在這時,陳璇手里,李安的手機再次震動起來。
陳璇低頭,趕忙把手機遞給李安。
又是一個陌生號碼。
有了剛才韻達小哥的虛晃一槍,李安這會倒是沒那么緊張了。
“喂,您好。”
接著電話里傳來一個溫和的中年男人聲音,“李安你好,我是方永波。”
掛了方永波的電話,李安放下手機擦了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