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波接過音樂之后也無須再刻意強調什么,第二樂章超出他預料的完美,接下來他只用和李安配合完成第三樂章就可以了。
當樂隊再次奏出那凄美之音,聽眾已經不會再感到有什么不適,因為鋼琴已經帶他們回家了。
這里的聽眾是指跟著音樂在走的聽眾。
老魏很難說他此刻的心情,他幾乎是硬啃著聽完第二樂章,他不能說不好,但好也說不出口,他只能說太跳躍了,也可能是他老了。
菲利普的想法是如果這是在巴黎,他今晚一定會寫一篇長評狠狠地抨擊一下這名叫李安的年輕演奏家,之前他還說這名年輕人值得樂隊尊重,現在他要收回自己的話。
第二樂章的處理完全沒有按照莫扎特的意圖進行,不尊重作曲家的演奏者,不值得任何人尊重。
李安的演奏讓他想起一位曾經紅極一時卻始終令他憎惡的俄國佬,他覺得李安和俄國佬都應該重新開始識譜。
不只有大人不那么喜歡,劉豐瑞聽到一半就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太慢了,實在太慢了,聽著一點也沒有第一樂章好聽,即便老師彈得再好他也實在提不起興致。
趙偉達和劉豐瑞的想法一樣,對于慢的東西他打不起精神,他只能說老師是牛逼的。
文曉只能說自己不懂音樂,但是他尊重李安和方永波。
孫雨曼覺得太沉重。
霍曉東則是覺得該樂章過于樸素,失去了莫扎特音樂的本貌。
不過更多的人還是很喜歡。
比如傅天明,好聽。
比如賈明玉,有意境。
比如坐在菲利普左手的美籍英國指揮羅森塔爾。
本次音樂節的第一場音樂會就是由羅森塔爾執棒蓉愛完成的,取得了開門紅,他喜歡李安細節層面的處理,綿密謹慎。
比如陳璇,她覺得自己應該知道李安想表達什么。
比如小車,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那么喜歡,比喜歡第一樂章還喜歡。
小車喜歡。
臨近樂隊收尾的最后一刻,她拿出手機悄悄對著舞臺拍了一張。
照片畫面上,雙簧管演奏者揚起的樂器宣告第二樂章到此結束。
現場再次陷入安靜。
李安和方永波第三次對視,很顯然此刻兩個人都顯得無比輕松。
忽然,方永波挑釁似地揚起下巴。
這一幕引得臺下一陣小小騷動,
指揮明明顯是在搞事情啊,連續幾個角落響起笑聲,不過笑聲馬上又都消失掉。
可接過笑聲的是一聲巨大的口哨。
來自一名受邀參加本次音樂節的那不勒斯男低音。
這一聲口哨,所有人都震驚地看向吹口哨的大胡子男低音。
大胡子男低音也沒有想到剛才還歡樂無比的現場就在他吹響口哨時一瞬安靜了下來。
面對此情景,他顯然有點水土不服。
他做錯了什么這不是音樂節現場嗎
不同于傳統音樂會的嚴肅,音樂節,它本身就是個節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