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燕京就像是一次入伙儀式,從前沒有機會,現在機會就擺在它面前,如果加入,從此之后他便有了靠山,有了更好的發展平臺。
但是方永波毅然決然選擇了回家。
方永波的舉動在當時震驚了圈內一眾,沒有人會拒絕,也沒有人會想到方永波會拒絕。
兩個團簡直是天上地下,當時的蓉愛連國內二線團都勉勉強強夠不到。
有人說方永波可惜了,明明有更好的機會。
也有人說方永波目光短淺,回蓉城就是為了當老大。
方永波要是在乎別人怎么說,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但是他接受家鄉任命有一個條件,不是薪資的條件,也不是待遇的條件,他只要一個條件,帶一個首席任命。
也就是說我來可以,但是你們必須再邀請一個首席,這個首席名額我說了算。
上面的人說這個好商量,可這不是方永波要的答案。
方永波知道當時蓉愛已經爛到了根子里,一個樂團里,各方勢力暗中較勁,光駐團指揮就多達三個。
所以他必須在上任之前給所有人一個明確的信號,他這次回來是來辦事的,也不打算再走了。
最終經過研究討論,顧及當時的復雜局面,上面的人還是沒有一口答應方永波要替換首席的要求,只說方永波帶來的樂手,薪酬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并且答應方永波全力整改樂團。
面對這種曖昧態度,方永波也就清楚怎么回事了,并沒有再說什么,次月帶著林清風回到了蓉城。
簽下了為期七年的藝術總監合同。
單從年份上來講,這份合約就帶著十足的誠意了。
方永波做事不喜拖拉,既然你們礙于各種原因動不了手,那我來就好了。
正迎新蓉城音樂廳竣工驗收,在方永波的大力揮刀闊斧的改革下,蓉城愛樂進行了一系列職業化和專業化的改革,并在改革中完成了獨立建制和團廳合一,建立了樂季制度和樂手考核新規,架空了原來各部的勢力。
方永波在兩年之內,給蓉城帶來了一支全新的隊伍,躋身國內二線豪強的新隊伍。
順理成章地,林清風也就毫無爭議地走到了首席的位置。
然而無論是當年的新人,還是現在的一些老人,敬畏林清風的原因不是因為方永波是其靠山,而是林清風的出眾能力。
改制初期,蓉愛除了方永波之外,再沒有任何一個指揮。
方永波外務繁忙,沒有太多時間排練。
林清風跟隨方永波多年,熟悉方永波的一切習慣,所以排練搭架子這些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林清風頭上。
兩人一內一外,蓉城愛樂蒸蒸日上。
但是另一個問題也暴露出來,蓉愛并不是一家私人樂團,方永波連續換人的動作觸動到了上面一些人的神經。
誰才是真正的老大,這個問題被擺到了方永波和上層之間。
雖然所有人都清楚,只要有方永波在,可以再成立第二個蓉愛,第三個蓉愛。
但事實是,蓉愛只需要一個,并且它現在已經茁壯成長起來了。
于是孔超這個角色也就出現了。
方永波知道,這位孔超美名其約是上面為他請來的助理,實則是上面為了制衡他的一種手段。
一個助理,身兼駐團,這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而且在他看來,孔超也不是之前那些酒囊飯袋可以比擬的,比他年輕,精力旺盛,心氣高,能力有余,為人方面也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