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當爹也太忙了,這一年快半了,李安就從來沒有見過老王這號人物。
孩子媳婦出遠門,也沒時間來火車站送一送。
偶爾有那么一瞬,李安都有種王小虎是不是沒有爸爸的感覺。
當然了,他也就是那么一想,要是王小虎沒有爸爸,以王小虎從前那張揚的性格,怕不是每個人都早知道了。
“瞎忙。”徐麗隨口一笑,接著看向季洋,“你不睡會了嗎還有四十分鐘。”
季洋還真是有點困,“那我也去趟一會。”
四十分鐘一晃而過,其間李安和徐麗聊了聊生活,聊了聊工作。
徐麗問李安接下來有沒有新的職業規劃。
即便拿到了簽約合同,李安暫時也不打算開辟新航線,表示自己還是想做一個自己的工作室。
只不過心態上不同于之前和林彥交流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李安沒底氣走高精尖路線,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怎么利用新身份來為自己的工作室做宣傳,也是他本次燕京之行要向x老板請教的問題之一。
在和徐麗談到現階段蓉城藝術教育培養行業的前景時,李安稱該行業的上一個紅利期早已過去。
但是政策也在變化。
他預言雙減是最后一波洗牌,大概會維持一到兩年,大浪淘沙,最終能存留下來的機構未來或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時期。
徐麗“市場整合。”
李安“對。”
徐麗“被你說得我都有點心動了。”
李安“徐姐說笑了,這點小買賣哪里入得了你的眼。”
徐麗笑“教育行業可一直都是熱門領域。”
李安“要這么說,那也是,藝術教培年年有人攜資進場,但年年也有人虧空離場。”
“很多投資人就是盯著這個行業的現金流,以為招幾個老師,有一個場地,稍微宣傳一下就能開門營業,結果機構最后怎么黃的都沒有搞清楚。”
徐麗點點頭,沒再接話。
李安分享的案例可以說遍布各個行業,所以說投資要找到對的人和事,還有時機,三者缺一不可。
徐麗心里做一個假設,如果她投資李安開一個鋼琴培訓機構。
這件事的可行性有幾分
隨著孩子們陸續醒來下床,下午的課程安排開始。
還是上午的老規矩,李安和季洋坐在左鋪,四個孩子坐在右鋪。
課程開始前,李安讓孩子們再回憶一下中午記下的小旋律。
“準備好了嗎”
孩子們相互看看,誰也不敢說準備好了。
“這樣,我先給你們做個示范。”
李安說著打開手機上的鋼琴模擬a。
“當-”
一聲清脆的電子鋼琴聲響起。
-因為手邊沒有鍵盤,李安只能用a代替一下。
用一指禪的方式,他演奏了一段臨時寫下的小調旋律,44拍,共四下節十六拍。
費勁地彈完,他抬頭發現孩子們表情非常認真。
“老師,這是您寫的嗎”季洋不是故意這么問的,她覺得這段旋律好好聽啊。
有種秋風蕭瑟的意境。
李安“是。”
眾孩“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