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把音吹對,把節奏吹對,強弱夸張一點又有何妨
他吹成強弱弱錯了嗎
陳璇點點頭,那一刻她好像醒悟過來一個問題。
縱觀初學音樂,似乎能留給孩子實際感受的想象空間只有強弱對比。
音高是固定的,孩子出錯會被老師說。
節奏是固定的,孩子出錯會被老師說。
只有強弱標準參照強弱,卻又被大多數老師“逼迫”不能“出格”。
或許其中一些老師一個周末要上十節課,心里只盼著每一個上課的孩子都能“安靜”點,反正孩子已經能在樂理考級的時候回答出43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
或許其中一些老師如陳璇,總想著等孩子在某些“所謂技術”穩固之后再加入新的教學元素。
誠然,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但李安還是忍不住想問問一些老師,你們在孩子學習音樂一開始,一遍又一遍向家長學生一遍又一遍強調樂理學習的重要性,就好像家長不給孩子們報樂理課就是罪大惡極,就好像孩子們不學樂理就沒有辦法學音樂,而你們又是在實際教學中干了什么呢
把樂理如同公式一樣復制在學生的腦海中,拿著幾十年前的老教材照本宣科。
就連國內樂理教育的祖師爺李老爺子都曾在一次國內的樂理研討會議上指出他那本教材已經過時了。
樂理是一門需要記憶但更需要結合音樂進行探索的知識,而不是老師們憑借自說自話為孩子們構建起的一座封閉式的“牢房”。
樂理最終要體現在聲音的藝術中,而不是答卷和考級證書。
當然當然,李安也只是在心里問一問,也無意去針對誰,因為對于廣大基層鋼琴老師,家長愿意為一節數學課支付多少錢,又愿意為一節鋼琴課支付多少錢
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所以李安非常敬重x老板,這次夏令營一個孩子只收2800,這樣的師資環境,這樣的課程設置,鐵鐵地貼錢干買賣。
或許x老板一開始就沒打算干買賣,不然為什么不收5600呢。
這樣的夏令營,一天560又真的貴嗎
換個說法,家長帶孩子暑期來燕京旅游一天食宿得多少錢
在許家興的帶頭下,孩子們只用了一遍,就打開了固有強弱概念的枷鎖。
第二遍齊唱中,孩子們輕松地在鋼琴伴奏的頓挫中找到了平衡強弱的唱法。
第三遍齊唱就引來了隔壁四組師生的注意。
小步舞曲大家都熟悉,可從前彈的時候,大家也沒覺得這首曲子有這么靈動的感覺。
到了分聲部合唱的環節,李安讓唐小星和王小虎各自帶領一個小隊,王小虎小隊唱一聲部,唐小星小隊唱二聲部。
有了聲部參照,孩子們再想在演唱中做出整體的強弱效,就需要商討統一了。
兩組孩子各自練好各自的聲部之后,李安把商討的環節留給孩子們自己去處理,然后拿著手機出去了一趟。
陳璇十分鐘前給他發來一條信息。
一通簡短的電話打完,得知接站一切順利,李安放下心,剩下的就等第一輪的比賽結果了。
掛了陳璇的電話,李安先給王盼盼去了電話。
五秒后,電話接通,傳來王盼盼利索的聲音,“老大。”
李安“盼盼你上課呢”
王盼盼“第一節課馬上下了,咋了老大你說,我到樓道了。”
李安“這樣,你現在讓楊雙羽去練琴,下節課別上了。”
王盼盼“他和李錚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