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兩個小女生聽得十分專注。
音樂在無盡的下墜中,在華麗的下墜中,在充滿所有幻想色彩的下墜中以一種魔力牽引著現場所有人的視聽神經。
馬丁教授以其絢麗的下指,將主題化繁為簡,或隱或現,或成為舞臺上的霧狀背景,將音樂中冷而濃的色澤相繼呈現。
不僅兩位天才少女,老師們也被這演奏深深吸引。
或許是肖邦的音樂本就有著這樣的魅力,李安隨著盤旋下墜的音樂思緒早已飛到九霄云外。
“當。”
一聲精巧細膩的降b將他拉回。
隨著音樂來主題插部,音樂才停止下墜,轉而出現了逐漸升溫的情感。
一串顫音過后,聲部忽然間豐富起來一般,只見馬丁教授演奏時的肢體動作也逐漸豐富。
整個音樂廳像是一下激動起來。
當主題動機配合左手下行的再現,這一次樂句的張力徹底拉開。
緊隨其后的第二個變奏繼續讓音樂的溫度升高,漸漸的霧影散去,藏在背后的旋律波濤露出頭角。
突然
鋼琴漸強
再漸強
音樂氣韻在這一刻以驚人的氣韻展開,宏大到讓人難以從戰栗中自拔。
開場以來,本曲第一個高潮就來到這么突然。
縱使前面聽不明白的孩子,在這一刻也被轟鳴般的琴聲所籠罩。
不約而同的,車琳眨動睫毛的同時,唐小星的眼中再次一閃。
兩個孩子在這一刻像是都從馬丁教授的演繹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結合音樂中的強弱與驚動,唐小星更加理解下午李老師所說的強弱之間的對比。
就如眼前的音樂,勢如劈竹的琴聲與之前面充滿夢幻色彩的平靜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實際上馬丁教授這里并沒有用非常大的力量去演奏。
之所以給人氣勢龐大的聽覺,其實就是李老師關于強弱講解的核心點相對。
有前面淋漓盡致的“弱”狀態的主題呈現,才突然了此時插部過后的“強”音之強。
而此刻再去回味前面的“弱”,也不再僅僅是單純的弱,而是高度凝練的架構鋪陳。
結合馬丁教授的演奏,一個埋藏在唐小星內心深處的問題,關于肖邦第三奏鳴曲里的一段處理,她漸漸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車琳則是再度想起老師中午關于動機主題旋律三者之間的那段話。
她也更加明白動機的重要性,可以說沒有明確的動機,主題所呈現出的所有內容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無論用什么樣的旋律材料去詮釋豐滿,都只會給人一種空殼般的華麗。
同時在她眼里那些發卡型的漸強漸弱也不再是單純的音量上變大變小。
從馬丁教授此刻的演奏聯想到來老師音樂會上演奏的莫扎特第二樂章,那種乍一聽沉溺于狂勢,轉眼又顯露沉靜的處理,都是一種更高級的強弱處理。
車琳忽然冒出一個想法,所謂強若更多的是不是只是一種感覺上的東西,而并非耳朵所聽到的聲音變大變小。
這個問題她得再問問老師,這次她知道該怎么問了。
今天早晨老查理爺爺說上行與漸強時要把握好尺度的時候,她心里就出現了一個疑問,這個尺度具體應該體現在哪,那會她理解為體現在音量上,可是她心里又生出另一個疑惑,她覺得自己彈得音量并不大。
現在她好像明白了老查理爺爺的意思,老查理爺爺可能值的是演奏情緒上的收縮。
她在早晨最后一遍的演奏中確實有些過于自由了,這點她自己清楚。
再結合老查理爺爺講的第二個問題,不可能所有的句子都以絕對完美的形態來呈現,她大概有點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