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光炙熱。
此時位于舞臺聚光燈下的陳璇感到胸腔內有股呼之欲出的氣直往嗓子眼外涌。
借著鞠躬的彎腰動作,她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再起身時,她眼前不再僅僅是舞臺。
連接觀眾席與舞臺交界處的空氣屏障像是被打破一般,身處舞臺中央她不再感到壓抑,現在她能感受到整個音樂廳的存在。
頓時一股充盈能量將她籠罩,持笛站穩,她有種掌控一切的自如感。
下意識的經驗告訴她今天的舞臺狀態比她預想的要好。
但是她沒有急于架笛。
再次吸氣吐氣,連續三次,待到微微的目眩感過去,她最后一次吸了半口氣,緩緩吐掉,她知道可以開始了。
就在這時,已經和神經系統捆綁的曲目速度已經在她腦海里清晰出現。
噠噠噠噠
緩緩架笛于嘴邊,金色笛頭帶著絲絲涼意從下唇傳至全身,陳璇腦海中的噠噠聲在下一個瞬間被身體接管。
只見她整個身形自下而上自然一晃,雙手持笛微微向前探身,兩片嬌艷紅唇咧出一枚小孔,吐氣間氣灌笛口
“嗡”
一聲渾厚不失空靈的低音從舞臺平面搖曳著飄起,如緩緩鋪開的油墨畫卷露出底色一角,令人忍不住一探其究竟。
杜蒂耶長笛小奏鳴曲第一樂章,小快板。
如云幻日,光線朦朧,笛聲上下跳躍。
小車隔著大屏幕都被色澤鮮艷的笛聲所感染,原來這首曲子的感覺還可以是這樣。
并不是因為這是陳老師吹的所以她覺得別致,是她真的喜歡這個開頭,聽了這么多遍,這是唯一一遍讓她聽起來覺得親切的開頭。
就像被笛聲包裹著一樣,聽起來有種躺在陽光下的感覺,但抬頭天空又是五顏六色的。
小車一旁,小北也露出了癡迷的表情。
教室里靜悄悄地,笛聲正從音響里傳出,四處蔓延。
待到陳璇吹完四小節的時候,李安靠到了椅背上,心里暫時松了口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陳璇的開場意蘊十足,稱得上先聲奪人。
就是這聽起來絲滑簡潔的開頭,除了李安之外,沒人知道陳璇私下練過多少遍起音。
而就是這枚起音,貫穿了全曲。
西方音樂進入二十世紀,新流派新技法層出不窮,先鋒派作曲家們追逐著的風格迥異的作曲技,每一枚音符都帶著對傳統音樂的背離。
然而身處先鋒潮流中的杜蒂耶并沒有一味地追隨這股創新熱潮,他繼承了音樂家先輩們傳統作曲技法的精華,完美糅合了各種優秀的音樂元素,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這部長笛小奏鳴曲。
此曲對于比賽意義非凡,該曲誕生的機緣便是杜蒂耶應巴黎音樂學院邀請,為長笛畢業生所創的考試作品。
考生們在畢業音樂上將這首作品演奏合格,才能順利畢業。
在現代長笛演奏技法還未開發完全的當時,這首作品的難度之高,令畢業生們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