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什么呢
反思周圍的人是怎么失敗的,從他人的失敗經驗中提前吸取教訓。
開培訓機構多簡單啊,有個證,有個場地,有幾個老師就能營業了,實施環節無外乎招生、銷售、教學、服務,四個關鍵詞。
道理就是這么個道理,學生也招上了,課也賣出去了,老師們的課堂也有聲有色,后期家長維護也始終沒有落下,可為什么干著干著,就干下去了
有的投資人吐槽當初選址位置太差。
有的校長吐槽老師流動性太大。
有的管理者吐槽后期維護只出不進效果甚微。
有人干脆直接吐槽大環境下的壓力所迫。
等等,這些經營者背后的痛點,都是李安反思的內容。
“為什么我經營四年了,沒見到錢不說,每年還要追加投資”
“為什么我今年比去年多招了100名學生,結果年低一結算,還不如去年掙得多。”
“為什么我當初要投資藝術培訓行業”
“為什么我們有專業的老師,專業的教輔設備,卻干不過游擊隊”
比比皆是的失敗案例讓人痛心疾首,李安設想如果自己也失敗了,原因大概不過也就是以上的某一種或某幾種。
但是他很少聽聞有失敗者認為是自己的課程體系不完善而導致最終的無維持長期盈利經營。
好像每個失敗者都把失敗的原因歸結于外部原因。
位置差,不利于招生。
師資流動性大,不利于持續穩定發展。
后期維護效果差。
再碰上個朝令夕改,這活簡直沒法干了。
好像在這些人的眼里,從他們的產品課程中找不出任何問題。
所以這些人的失敗在李安看來是遲早的,李安雖沒做過生意,但他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至少在藝術培訓這個行業里,如何給學生上課,才是賣點。
所有的一切管理制度售后都可以復制,但唯獨上課這一環節無法復制。
無法復制的才是稀缺的,稀缺的才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
不然為什么某些大學老師私下開設的藝考培訓機構管理爛,教學環境差,師資也是參差不齊,可為什么每年都能源源不斷地自己個兒往進涌呢。
是不是這么個道理
關于藝考李安還沒有想那么遠,水太深,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他目前面對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各類少兒藝術培訓機構。
而如今市面上99的藝術培訓機構都把課程定位在考級這兩個字上,能理解,家長們認這個。
無論家長的目的是什么,他們都認這個。
就像給孩子輔導數語外,有分數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那送孩子學個鋼琴跳舞,得有等級衡量孩子到底學到了什么吧。
今天再問李安考級重不重要,李安得說重要,很重要。
小北的媽媽曾因考級的問題和他發生過一些不愉快,雖然北媽的出發點倒不是為了那一張證書所能帶來的某些升學便利,事實上也根本就沒有什么所謂的便利。
但北媽還是堅持希望讓小北拿到考級證書,為了給孩子留下點回憶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