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辛苦,倒是聽聞李老師日理萬機。”
“您說笑。”
李安和不少校長打過交道,他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劉振這一號。
自己應該沒有得罪過對方吧,所以這若有若無的敵意從何而來。
李安有點納悶,就算是兩個人代表著兩個股東的派系,但是這次合作基本已經板上釘釘。
用徐麗的話說劉振是一個謹慎穩重的人,李安對此打上了一個問號。
這次的合作基本已經板上釘釘,兩個人至少在接下來一年的時間里要進行各種工作上的配合和交流。
一個穩重的領導,怎么能在初次見面就對合作方就拿出這種態度
就算是想給自己一個下馬威,也不至于這么著急吧。
這很不謹慎啊。
沒關系,也挺好。
有情緒總比沒情緒來得好,李安還真擔心遇到個笑面虎,那眼下你強任你強,咱們今天來又不是來爭老大的。
徐麗也著實沒有想到劉振開口就帶刺,剛準備打圓場,只聽李安把目光移到了三位老師身上“各位老師好,我叫李安,是本次與貴校合作開展管樂素養社團教學的課程負責人,很榮幸認識各位。”
三位老師對李安的態度倒是相當客氣,紛紛禮貌回應,現場的氣氛隨之緩和下來。
鄭主任簡單地為李安徐麗二人介紹了三位老師,分別是藝術教學中心音樂實驗課的教學主管孟亞萍,小學部音樂教研組組長郭正清,以及校合唱團音樂老師穆向澤。
加上藝術教學中心的主任鄭鐵明,校長劉振,五人就是今天校方出席的全部人員。
關鍵人物基本都到了,李安記住了這五個人。
簡單的寒暄過后,會議正式開始。
就開展合作一事,徐麗作為乙方代表率先發言,再次從多角度對本次合作的基礎進行了多角度的闡述。
近年來,推動青少年美育成長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音育融合在政策指引下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所有的問題根源最終都指向一點新時代學校的音育教學工作應該如何高質量開展
就該問題,徐麗先后提出兩點。
第一,讓培訓機構成為學校教育的真正延伸。
新課標對學校音樂課程的促進,最直觀的體現是課時增加和教學內容的豐富。
徐麗以金華小學和昱東實驗小學為例,在新課標出臺后,兩所學校一至六年級全部實現每周三節音樂課。
與此同時,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金華與校外合辦增設了舞蹈、音樂素養、器樂等多種音樂素養教學內容。
昱東實驗與校外合作的方式采用選修課式的小班教學,此方案有助于保證教學的質量,在教學活動當中促進學生的專項發展。
徐麗指出這些課時的增加一是為了分別滿足不同性別學生的興趣愛好,二是充分利用學校現有場地,三是在中考改革之后為學生應試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