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論道,可以肯定的是,文淵閣門庭若市,而白鹿書院,放假算了,學子們跑了一大半,還上個屁的課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此外,陸天從、趙勛、六部尚書也郁悶,他們的下屬官員,半數請假,請假的理由五花八門,有的是納了小妾,有的是父親納了小妾,有的是遠方有多年未見的至親來了,有的是姨娘死了,姨娘突發重病去世,是所有請假理由中占比最高的,占到了一半以上,眾位上官目瞪口呆,按這些官員的請假理由來看,三月十五這一天,是姨娘的災難日啊,姨娘這個群體死了好幾百啊
大家心頭都亮如明鏡。
這些請假理由全都不是真的理由,真的理由就是這些官員想參加文淵論道。
林蘇官場不喜,林蘇的論道,上官不希望官員去捧場,但官員卻想去,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官員,于是,編造出千奇百怪的理由請假。
所有的請假理由中,唯有一種最不容拒絕,那就是死人。
死誰呢就有講究了
封建社會嘛,君臣父子大義很重,你編謊言說死娘死老子是大不孝,但死姨娘就沒啥了,姨娘只是父親的小妾而已,哪個官員的父親都有幾個小妾的,小妾不入族譜,你即便較真,也根本查不到
所以嘛,姨娘之死就這樣扎堆了。
張文遠家,不叫郁悶,而該叫怒火中燒
張文遠從文淵閣論道的消息傳出之后,就鐵青著臉,哪怕白鹿書院伸出來的橄欖枝,都消不了他臉上的黑線。
他憤怒
他想殺人
他這兵部尚書,因為林蘇而被革,張家因他而滿城嫌棄,張家祖宗八代的名聲因他而毀,自己的兩個兒子被他干掉,三個兒子被他廢掉。
就在張家遭受滅頂之災的當口,他居然一波接一波地名揚天下
這一起一伏,張文遠如何能忍
整整兩天兩夜,他都是度日如年。
三月十六到了,看著滿天飛的大儒,看著文淵閣那邊的霞光萬里,張文遠牙齒都差點咬碎
突然,書房門勐地被推開。
張文遠霍然回頭,盯著管家
“老爺,出大事了,張家祖墳被人挖了”
“什么”張文遠勐地回頭。
“老爺,昨夜”
昨夜出事了,張家祖墳被挖,而且還被人倒了各類糞便、穢物
祖墳,于所有家族,都是最神圣之地,神圣到何種程度用一件事情足以說明,某個族人如果犯下大錯,不允許葬入祖墳山,那是對他最大的懲罰,足以讓他這一支所有后代蒙羞。
張家祖墳原本該在海寧,林蘇當日激起海寧全城對張家的怒火,張文遠不敢將祖墳留在海寧,就是擔心別人挖他家祖墳,所以,花了極大的代價,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將祖墳遷到了京郊。
而現在,遠離海寧的張家祖墳依然未得清靜,還是被挖,而且還極其下作地用各類穢物污之
這種干法,真正是爛屁y直接爛到屁y最深處。
這種干法,上千年都沒有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