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張元林深吸一口氣,表情徒然變得嚴肅認真起來。
好了,演的差不多了,到了該收網的時候
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現場的風向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急轉彎般的變化。
其實這都是張元林提前準備好的劇本,包括精湛的演技和一碰就掉的木質模型。
把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拆散后,這樣反而更容易講解。
“你們注意看,這個動力總成的布局和我們目前使用的設備看起來類似,實則有很細微的變化,我修過很多老式的設備,很容易察覺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只要把這兩個地方做修改,就能產生更大的動力,然后我們就能適當的增加模具和沖壓口了。”
“還有這里,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布局會看起來更加緊湊,同時又會讓人覺得十分簡潔,因為我們研究的這臺設備取消了一些老式的傳統零部件,改為更加直接清爽的機械構造,這樣不僅傳動性能增加,還能使整體更加緊固,質量更好,關鍵是還省材料,老式的零部件個頭大,制作起來會廢不少的材料,咱們現在缺的就是物資和原材料。”
“當然了,這也就是我個人隨便想想的,咱們模彷布局可以,但是想要直接替換質量更好,個頭更小的零部件,這有點難,因為咱們缺少更高精度的加工設備,我修機器的,很清楚咱們的設備缺陷在哪里咳咳,扯遠了,咱們繼續把剩余的零部件裝上”
這一次,張元林還是用十分簡潔且白話的方式進行講解,但伴隨著一個接一個重要零件的組裝,讓現場的工程師們在腦海里找到了明確的思路。
雖然張元林的木質模型里缺少很多輔助件,導致整體沒辦法順利運轉,但這都不是事兒,主要的點弄清楚了,輔助件就是把這些重要的點連接起來,對比起來真的簡單太多太多。
就這樣,在張元林認真的講解下,現場從交頭接耳逐漸到鴉雀無聲,每一個人都在認真聽講,領導們是端架子,聽不懂也要裝聽懂,而工程師們是真的來了感覺,而且越聽越覺得張元林的思路是可行的。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張元林的講解結束了。
說完以后,張元林還是一副愧疚的表情。
“各位前輩,實在是對不住啊,我能做到的只有這些了,其實我也想把這個模型做好的,但是我的水平有限,然后設備原型很多地方都銹爛了,我沒有參照物,找不到基準,只能硬著頭皮做出來,不然沒有模型在手,我更加表達不清楚。”
可這一次,工程師們鴉雀無聲,因為他們的腦子里只有張元林剛才展示和講解的內容,不過工程師們是懂行的,他們自動去除了錯誤的零部件,開始把正確大小的零部件代入進去,再添加其他的輔助件,然后一個可運行,且更加先進的結構技術逐漸有了眉目
雖然只是在腦子里過一遍,真正要按照張元林的想法實現出來,還得經過縝密的計算和多次試驗才能匹配出最適合的機械結構。
因為原型機銹的太厲害,根本沒辦法一比一的去復刻,所以工程師們才會一籌莫展,但張元林這邊的猜想卻給他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輔助件無所謂,關鍵是張元林把最重要的幾個點連上了,這思路不就一下子活絡起來了嗎
很快,一個接一個的工程師臉上容光煥發,滿臉的蠢蠢欲動,仿佛有什么事兒著急去做一般。
張元林抬頭看向周圍,不是看針對自己的那六條大魚,而是看向自己之前暗中關注的幾個工程師。
只見他們都拿出自己的紙筆,有的在畫草圖,有的在計算,有的在寫下整個結構的組成,總之張元林看重的那些工程師都在認真的做事,把腦子里的最新想法記錄下來。
張元林滿意的微微頷首,然后才不緊不慢的看向輕視自己的那六名工程師,卻看到他們六人呆若木雞,仿佛跟石化了一般,盯著張元林身前的木質模型一動不動。
不多時,在張元林關注的那一批人當中,有人高舉著手里的草稿,頗為興奮的說道
“有機會,真的有機會啊,按照張工說的那樣去設計,的確可以更大的動力,這樣多加幾個模具和沖壓口一點問題都沒有,只要刀口夠快,加大產能提高效率絕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