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后面加一個工字,這通常就是對工程師的簡稱,同時也是技術水平低的人對高水平人的尊稱,按理說張元林一個機修工,還是全場年紀最小的人,是不適合被這樣喊的,但有工程師這么喊了,說明他是打心眼里認可了張元林。
接著一個又一個工程師神情激動的表示張元林的想法是可行的,甚至希望張元林能留下來帶領他們一起研究到底。
“張工,你還是留下來繼續幫我們琢磨思路吧,我仔細看過了,原型機的確銹的太離譜,零部件損壞也就算了,有的直接銹的都看不出來是啥的,還一捏就碎,我覺得我們想要研究出結果來,肯定少不了你的幫助。”
“是啊,張工你必須留下來,因為你是經驗豐富的機修工,修理了不少我們業內目前最先進的設備,我覺得你用你的經驗肯定能幫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也能在設計的過程中一些淺顯和正確的指導。”
“說的沒錯,張工你就別自嘲不懂理論基礎了,有的時候還真得你這樣的人出馬,因為我們思想被太多的理論只是禁錮,想象力不夠豐富,這不,多虧了有你啊,不然我們還不知道啥時候能琢磨出來呢”
沒一會兒的功夫,反應過來的工程師們開始主動挽留張元林,希望他能留在這里,協助他們繼續完成后續的研究工作。
雖然張元林沒有專業的理論基礎,也沒有工程師那般全能,但張元林的思路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有他的腦子做指引,再有工程師們的專業水平做輔助,想要重新復刻這臺設備好像并不是什么難事。
甚至,都有可能一口氣做出比這臺洋貨更加先進的升級版
就這樣,現場的工程師們紛紛主動起來,一起聯合請求張元林留下。
這么多工程師共同請求張元林幫助他們,指引他們,如此排面,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還有誰
領導們也是嘩然一片,他們是聽不太明白的,但是他們能從工程師們的反應上分辨出誰才是真正的希望。
當那六名工程師發言的時候,現場的人有在思考,但是不多,而且根本沒人出聲支持。
反觀張元林這邊,在他講解結束后,現場大部分的工程師都是一副幡然醒悟的模樣,還都選擇支持張元林,請張元林留下。
雙方的差距不比不知道,這一比就高下立判了呀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工程師希望張元林留下,楊廠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心想不愧是你啊,張元林
而原主這邊卻是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不斷的表示自己就是碰運氣而已,大家真的別這樣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這個時候,那六名發愣的石頭人逐漸反應過來。
眼看著讓張元林留下的歡呼聲越來越高,這群一直針對張元林的工程師們繃不住了。
“不是,你一個機修工啥也不懂,憑什么運氣這么好啊”
“各位,你們情緒干嘛這么激動,張元林就是碰運氣碰上的,瞎貓碰上了死耗子,蒙出來的”
有人急了,心想自己都這么說了,要是最后張元林還能留下來,那自己還好意思在研發車間待下去么
所以張元林必須走啊,不然他們六個人誰也留不住,都得走
首先是面子掛不住,其次是這里的人也不會待見自己,更重要的是領導們這邊不好解釋了,怎么想都是自己這邊吃癟
話說,,,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