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老師們一起圍了過去。
因為這話說的太吸引人了。
意思就是,56分的確是我們評分的上限。但是,就規定死了語文作文最高只能這個分數嗎
難道超出其它56分水平很多,也要屈居56分嗎
難道要讓這些老師承認,語文這一科目就真的拉不開分,不必那么重視嗎
“我看看。”吳文森拿過了試卷,然后只是看到題目就認出來,“啊。”
“低級別考場寫”
“確實是很勇啊。”
“也有可能這個學生擅長語文,其它科目不行,所以才淪落到這個考場。”
眾人就這樣看向吳文森,期待對方的評價。然后,就看到他笑著點頭,說“寫得好寫得好,這孩子是怎么想出來這樣寫的啊。”
“劉老師你看。”
吳文森又把試卷給劉芳。
她是學校文科最好班級的老師,雖然沒有特級,但資歷跟水準沒的說。而且,她的作文水平尤其高,文采可以說是這一撥人里最好的了。
劉芳接過試卷,認真“一位青年到禪院問佛祖,自己心中有彷徨,對未來一片茫然,請佛祖指點。上香叩首后,遂離禪房。這時,一僧侶前來,問道,施主對未來茫然,是看不到未來嗎青年答,我并不悲觀,也很努力,只是感到前路曲折,怕中途放棄,所以想看未來讓自己更加安心。倘若確定未來的我實現了自我價值,就不會再動搖。僧侶聽罷淡笑,遂后用手蒙住青年雙眼”
睜眼后,青年看到了未來。
未來的自己如愿以償的成為夢想中的人,并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青年對僧侶謝過后高興離去。
至此,他不再彷徨。
但同時,也對于自我提升產生了懈怠,想著反正未來也會成功,哪怕沒有那么努力,也會大差不差。
后來某一日,他再去禪院還愿時,又遇到那一位僧人。僧人問,施主還想看到未來嗎
青年不解,自己的未來不是既定了嗎
僧人說,不妨看看。
然后,再次撫住青年的雙眼。
睜眼后,他看到的未來自己不僅沒有實現夢想,而且未來里的他,十分失意頹廢。于是驚恐的問僧人,為何我的未來改變了。
僧人說,所謂的未來,是無限個當下的累積。施主,你今天做好當下了嗎
我只是小小的懈怠,對未來的改變就如此之大
僧人說,晝行要惜陰,日用要惜物。正如同水滴能石穿,繩鋸能木斷。任何事物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無數次的細微改變而產生質變。
知曉了未來,便意味著束縛了當下。
現在,施主還認為,看得見未來是好事嗎
青年恍然大悟后,感謝的作揖,離開禪院。
而后,比先前更加刻苦。
逐漸減少的累積,導向失敗的未來。
逐漸增加的累積,邁向更成功的未來。
所謂未來,即無數個當下。
他沒有再去找僧人窺探未來。
但他,又看到了未來。
“太扣題,太完美了。”劉芳真的沒想到在考試作文中,會出現這種作品。
寫很多人都能夠寫,但作文里寫有很大難度。
難在哪
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保證結構完整的同時,還要緊扣主題。這點,這個學生做的太好了。
而且還有一定的趣味,并非是完全枯燥教條的說理。
在劉芳看完之后,其她老師也依次借閱,并都十分認可這篇文章能夠拿滿分。
“就是標題,有點太uc了,跟正文不搭啊。”一位老師有些可惜的說。
對此,吳文森解釋道“這個學生是怕閱卷老師認為他偏題,所以就強行扣題了。如果真讓他當成寫的話,題目里面肯定都不會沾未來這兩個字眼。”
“對,而且題目歪了不是什么大問題。”劉芳也認可,并說道,“56分完全夠。”
“那就打56分”那名負責閱這張卷的老師,問道。
大家都點頭,認為可以。
不過吳文森沒有表態。
他拿過試卷,然后在上面寫下一個紅色的數字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