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57,就等于60了。
學校平時月考不會判滿分,但為了讓這張試卷跟其它的高分卷作出區分,表明它的立意獨此一檔。
這個57分,很能夠說明問題。
“要不,拆開看看名字。”一個老師相當好奇的慫恿。
“這個不太好吧”女老師微妙的看向吳文森。
“沒事,月考而已。下次七校聯考更重要。”吳文森還是相當開明的說,“如果真是差班的學生,甚至還可以鼓勵一下他,試著走這條路,參加一些作文比賽,或者征文投稿,也是挺有用的。現在不是還有一些學校搞文學的強坤計劃嗎。”
十一中不需要學生保本科。
他們只看一本率。
而考不上的一本的學生,折騰其它方面,比如美術播音體育等等,只要有機會上一本,都可以嘗試。
對學生自己而言,也算是好事,畢竟大學畢業之后看學歷,也是先看你的本科院校。
一本,更能夠唬人一些。
“行,那我就拆開了。”
既然語文組長都這樣說,那她便照做了。然后,將密封線的訂書針取下,揭開看了一下名字后,念道“十八班陳源”
“不對呀錯了吧。”
劉芳直接打斷,相當確定的說“他說自己寫的是議論文,寫的是未來和現在的關系”
說到這里,她又不確定了。
然后,那名女老師將試卷抽出來,確認之后,說道“確實,就是陳源的。”
“我記得這個名字,打籃球很好的一個男生,但他不是十五班的嗎那天還代表十五班比賽。”
“應該是十八班的,我聽英文廣播的時候就聽到結尾,十八班陳源。哈哈,一個聲音很好聽的男孩子。”
知道陳源名字的人哪怕是在老師之中,也不算少數。
而這時,劉芳才突然明白,為什么自己經過他旁邊的時候,他要翻試卷了。
這是怕被自己看到啊
真是的,我不是說過十八班的學生都要寫議論文嗎他怎么不當回事
這時,劉芳才明白原因。
也是自己的責任。
因為十八班太差了,跟十五班比不了,所以她就在十八班說了個暴論,考試時的那個文體限定對伱們來說應該是散文,記敘文,,文言文,詩歌除外。
想要拿高分,只能寫議論文。
但是,她又覺得責任不全在自己。
她惡意的猜測陳源是不是把時間都浪費在作文上了,所以導致其它地方做得特別爛
“這張給我改吧,我把分數先算出來。”劉芳主動做起了不屬于她的工作。
而另外一個老師當然十分樂意的答應,交給她,并笑著說“作文都有57,那總分不得130啊。”
只能說,她可能懂語文。
但是她不懂陳源。
“哼,大概吧。”
劉芳就這樣批改試卷選擇題,錯一半。詩詞默寫,挺好,全對。文言文,一半左右。不是,這翻譯的是個啥啊,嗯,穩定發揮,基本上只能拿一半左右的分。
將所有題目全部算分,然后加在一起后,劉芳釋然的笑了。
看著卷面抬頭的112分她不知道說什么。
“啊這作文都快滿分了,竟然只有一百一出頭,真是個人才啊。”
“而且作文如果按照50分算的話,才105。嘶,這么一看就很厲害了。作文拿50的高分,總分卻在100出頭。”
“萬萬沒想到,有些人竟然是靠作文拉的分,666。”
聽到這些話,劉芳是越來越氣。但是,非常矛盾的是,她又非常喜歡這個孩子的靈性。
今天的這一篇作文,更是讓他在自己心中的好感度,又加了不少。
拋開應試教育不談,他是有東西的。
但你個高中生,你拋開應試教育
“我生氣了。”
把試卷還給改卷的老師,想起這位領導交代的特助生,劉芳下定了決定,說“得從莫老師跟雪莉老師手上,稍微搶點時間,來抽空補補我的語文了。”
比起語文,數學的考試那還真是酣暢淋漓,一場大戰啊
陳源是真的寫爽了。
這種隨隨便便就五分十分的題目,寫的就是帶感,比那種拼了老命才能拔個幾分的語文相比,真是一個字勁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