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鋼開始與各家主要往來銀行商議寬免利息和追加貸款的時候——北原也同樣在進行日鋼的調查。在新宿區的市役所里,北原收集了關于日鋼大量的工商資料。在附近的一個閱覽室里,這位律師翻閱著關于日鋼的過往記錄。
厚厚地一迭材料堆在桌子上。
幾乎可以把人影都吞沒。
翻動著里面的材料,北原在審視著這家企業的過往。
“還有這些。”一個女聲從背后傳來。
丹羽手中也同樣抱著厚厚的一迭材料,走了過來。
不遠處,宮川也手提著另外一迭材料一起走過來。
“這些是日鋼過往的年報、上市公司公告、相關重大的財經新聞匯編。”丹羽說道。
日鋼是一家龐大的企業,有關材料當然無比龐雜。
在這間閱覽室內,三個人開始瀏覽起日鋼的資料。
這里仿佛變成一間辦公室,三個警官正在追查著一個案件的線索。
想要在如山的資料中,找到一些初步線索并不是容易的事。北原不太明白為什么江里子、江藤背后的那個極端組織會選擇日鋼作為下一個行動的事件。他們的意圖到底是什么?
隨著時間的流逝,外面從白天變到黑夜。
距離晚上10點關門,還剩40多分鐘。
在雜亂的資料中,北原漸漸發現了一些端倪。大約是從十年前開始,日鋼的經營狀況就逐漸呈現出不妙的趨勢,主要在于企業進行了激進的擴張。當時,日鋼提出了世界上的中低收入水平地區,一定會迎來城市化浪潮的構想,于是不斷負債,擴張產能,試圖打通世界各地的鋼材市場。
但是,世界市場未如日鋼料想的那樣。
殘酷的現實是,世界的絕大多數地區仍然處于極度赤貧的狀態。
那里看不到任何經濟發展的跡象,更別提所謂的城市化了。
更糟糕的還在于,日鋼對海外投資募集的資金進行了挪用。
由于海外工廠的選址、到具體開工,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建設工廠募集的資金也會閑置。
而日鋼竟然大膽地使用這批資金進行高風險的投機活動。
特別是日鋼仗著自己對建材行業的熟悉程度,竟然將大批資金用于螺紋鋼、鐵礦石、熱卷、不銹鋼的期貨投資。期貨投資動輒是四、五倍的杠桿起步,但是日鋼絲毫不畏懼,投入大量資金。
一開始,日鋼的期貨運營部門是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金融往往是一個殘酷的地方。
很快就迎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暴倉虧損。
也就是在激進的擴張活動里,日鋼的現金流逐漸枯竭。
企業的經營不善,往往不是首先發生在利潤端。
而是在現金的流動中,逐步體現出來。
當日鋼感受到了現金流的緊張之后,于是只能開始采取各種措施進行削減成本。
這反過來,又影響到了產成品的質量。
于是一個惡性循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