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干脆將日鋼大量生產設備直接捆綁抵押算了。
不過,因為浮動抵押難以精確確定數額,分割責任,最終也還是走起傳統設定抵押的路子。
除了日鋼與銀行在進行不斷的交涉、確認之外。
幾家主要往來銀行,各自也在進行協商。
要知道——
抵押權固然能優先受償。
但是,在重復設定抵押的情況下,受償也是不同順序的。
幾家往來主要銀行,也在不斷商討大家受償的順序。
每家銀行不同的律師、會計事務所的人員,都在為各自的雇主爭論得面紅耳赤。
固然場面上看起來熱鬧。
但是在受償順序這個問題上,還是誰拳頭大,誰說話就硬。
也就是說,哪家銀行出錢最多,受償的順序就越在前面。
縱然合同有上千頁,充斥著紛繁復雜的法律術語,還有合同條款。
但是,最原始的邏輯并沒有改變。
實力最強者,說了算。
在一片忙碌的過程中,日鋼的財務總監永井自然也在這片辦公區域之內。這次日鋼和銀行的交涉重擔,主要就壓在了這位財務總監身上。
作為財務專家,永井使出了渾身的解數,來推進這次融資計劃的進行。
包括到時融資的架構方案。
擔保的合規性。
盡職調查的進度。
各個方面,事無巨細,都在永井的統籌之下。
時間異常緊迫。
內閣的寺田、日鋼的董事長柴田都要求這次融資計劃的全部交易文件,都要在一個月內敲定簽署。
即使是財務專家的永井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這次,永井也差不多想好了融資的框架。
大致上是成立一個新的鋼鐵公司。
到時,內閣大臣寺田尋找到的戰略投資者也會進行投資。
銀行的新貸款主要就撥往這家新公司。
同時,日鋼再對這家公司提供擔保。
這家新公司再將募集到的資金,反向投資回日鋼。
這樣一來,有部分的銀行債務起碼就是在日鋼的負債資產表之外,看起來不會那么難看。同時,對外也可以宣傳是日鋼進行新的戰略投資舉動。這樣,總比銀行集體對日鋼進行紓困,聽起來要好得多。
就在永井在辦公桌,伏案工作,忙于這場巨大融資計劃的繁雜細節時——
忽然間,有一位下屬,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
“永井……永井總監!數百位的車間承包商要求見您。他們要求日鋼立刻償還他們的債權。人還挺多的,您是不是要去應付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