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律師的名字——
第一次出現在了最高層的會議上。
總務大臣寺田、日鋼董事長柴田、未來空間首席執行官島美穗,這些響當當的人物,都第一次聽到了北原這個名字。在會議上,律師團隊谷本、玉城、安部,詳細地描繪了北原的可能策略,即北原想要通過海外破產來倒逼東京高等裁判所率先宣布破產。
“你們是說,如果東京高等裁判所沒宣布破產,但海外法院宣布破產了,案件的主導權就不在我們東洋上了嗎?!”
“是有這種可能存在。”玉城這位女大律師,此時也只能硬著頭皮回答道,“的確,海外法院的手要直接伸到東洋來有困難。但是,日鋼現在是一家跨國企業,有著眾多的國際投資者,并且有著上市義務要遵守。很多事情,并非如此簡單。”
“也就是說這位北原律師在賭我們東洋的司法機關不會將案件主導權交出去?”寺田進一步追問道。
“是的。”
會議室中的高層都被這位北原律師的策略所震撼。
本來是一起不可能速戰速決的案件。
那天律師團隊匯報之后,寺田還花了大力氣疏通了高等裁判所的信息管道,才確認裁判所內部的確也十分猶豫,不知該怎么辦,會過較長一段時間才有結果。聽到這個信息,寺田才放下心來。
然而——
現在不一樣了。
如果說每慢一天,案件的主導權都有可能被海外法院搶奪,那么東京高等裁判所必然會搶先一步,盡快宣布破產。
“難道我們東洋的裁判就這么窩囊?!海外法院的命令我們必須要遵守嗎?!”未來空間首席執行官島美穗不滿地問道,“我看有些生產基地是在小國建造的。難道連這些邊緣國家的法院的破產命令,我們東洋的裁判所都要遵守?!怎么可能會有這樣的道理?!”
“是這樣的。”玉城律師立刻解釋道,“海外法院一旦發布破產命令,海外債權人很有可能就會在東洋提出要求承認外國法院命令的效力。如果說我國與海外國家存在司法互惠的條約的話,那么只要滿足形式的手續完備性,我們法院就不得不會去承認。”
是的——
東洋有國際條約的義務要遵守。
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案件的問題。
而是關乎到國度的信譽。
“你們評估一下海外法院的處理速度。”日鋼董事長柴田也著急地問道。
“涉及三十多個國家,我們目前暫時也無法對海外的法律狀況進行一個即刻的綜合評估。我們已經在聯系這三十多個國家的律所了,請求他們給予法律上的支援。但是,只要一家海外法院率先宣布日鋼進入破產程序,那么一切就都晚了。”玉城說道。
寺田的眉毛皺得非常深。這位總務大臣嗅到了危機——一場真正的危機。要知道,東洋即使近年在鋼鐵制造業上有所衰退,但也是世界一流的級別。不少國度都喊著要對東洋鋼材采取反傾銷措施或者征收關稅,其中就包括要求打擊日鋼。這些國度都認為是日鋼摧毀了它們發展國內鋼鐵工業的機會。
那么,趁著這個機會,這些海外國家必然要爭先恐后的鯨吞日鋼的資產!!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