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貝萊德集團的創始人拉里芬克,他是一位出生于加州的猶太人,在加州大學取得mba學位后,拉里芬克的第一份工作,就進入了知名投行第一波士頓銀行。
在第一波士頓銀行期間,拉里芬克創造了分期貸款抵押債券mbs這一新型金融產品,為后來的金融創新打下了基礎是的,引發這一次次貸危機的cds就屬于mbs的一種,最初就是由拉里芬克發明的
1988年,拉里芬克聯合黑石集團的創始人蘇世民,創立了黑石財務管理公司,也就是后來的貝萊德。
然而,隨著公司的發展,黑石和貝萊德之間的分歧逐漸顯現。
最終,蘇世民以2.4億美元的價格清空了與貝萊德的合作。
此后,貝萊德在拉里芬克的領導下取得了長足發展。
事實上,貝萊德集團也是在這次的次貸危機中,抓住機會,從而獲得爆發性發展的。
從貝爾斯登開始,到美利堅國際集團aig,貝萊德集團幫助這些公司以及美利堅財政部、美聯儲來處理這些公司賬本上的“有毒”資產,對其進行分析和清算。
之所以能夠獲得這筆“大業務”,除了拉里芬克所領導的貝萊德集團對此深有研究,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阿拉丁aadd”系統。
“阿拉丁”的全稱為“資產、負債、債務和衍生品投資網絡”,是一個具有強大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的電子平臺。
該平臺于1988年啟用,最初僅供貝萊德內部使用。
后來貝萊德發現該產品具有巨大市場需求,1999年開始對外銷售。
在這一次次貸危機期間,貝萊德集團借助“阿拉丁”平臺有效避險并盈利,和雷曼兄弟等華爾街投行的損失慘重乃至破產倒閉形成鮮明對比。
并且在此期間,貝萊德集團用“阿拉丁”平臺為美利堅財政部、美聯儲以及摩根大通、美利堅國際集團等華爾街巨頭迅速完成資產狀況分析、制定不良資產處理計劃,還為倭國、挪威、李加坡等國主權基金提供關鍵咨詢服務,效果受到廣泛認可。
巴倫知道,在此后的2009年歐債危機中,歐洲央行、愛爾蘭和希臘政府都開始使用“阿拉丁”應對危機。
這個系統在其后被廣泛采用,甚至領航集團、黑石基金、道富集團這些貝萊德集團的“競爭對手”也不得不購買使用,被稱為金融領域的“基礎平臺”
在此之后,貝萊德集團將獲得超過4500億“不良”資產的管理規模,并從美利堅政府那里獲得4000億美元的資金信貸,來解決更大規模的不良資產,等到若干年后,這家集團管理的資產將高達10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
可以說,到了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都會同這家集團有所關聯
雖然巴倫對ds集團同樣有信心,但現在,在貝萊德集團崛起之前,同這些未來的頂級資本互相交換股權,從而加深“友誼”,也是他能夠接受的。
更何況,除了ds集團已經完全變為資產管理集團之外,這三方合作,ds集團除了會各自接受對方一名董事成員之外,也會各向對方派出一名董事成員,彼此也算是有所牽制。
除此之外,巴倫還有另外的收獲。
領航、貝萊德以及道富等機構,已經答應,將他們所持有的好市多cost股份出售給argos零售集團和凱撒基金所組成的財團只不過他們需要以高出當前股價35的溢價進行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