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倫前世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到一種論斷,那就是貝萊德集團掌控了美利堅,因為它們管理著超過10萬億美元的資產,位居全球第一,并且幾乎所有的世界500強公司,貝萊德集團都擁有持股,這家集團掌握著全球的經濟命脈
呃,怎么說呢,這種論斷,淋漓盡致的體現了新聞學的魅力,那就是滿足民眾的獵奇和陰謀論。
貝萊德集團在十多年之后的確非常的強大,它的強大來源于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并因此擁有的影響力。
但假如以此就得出了“貝萊德集團統治世界”或者說“貝萊德集團控制美利堅”的結論,那就有點草率了。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請問,貝萊德集團是在次貸危機之后才加速發展的,那么貝萊德集團之前,管理資產最高的金融公司,為什么沒有掌控世界或者是美利堅,反而被貝萊德集團超越了呢?
事實上,正是因為貝萊德集團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注定了它們的投資方式,必然會選擇那些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實力的公司來進行入股,將自身的資金深入到全球的經濟最繁榮的樹杈之中,才能夠保證它們獲得發展的紅利。
就像是巴倫,在之前的時候,他的投資更多的是依據前世的記憶,尋找發展最為快速的產業進入。
但隨著他所擁有的前世經驗倒計時的進行,加上他自身規模的增加,導致現在這個世界同前世相比,在許多的細節和節點上,有所不同,那么在他之后的投資,也會越來越偏向貝萊德集團的這種方式,那就是廣泛的在那些更有可能存活,更有發展潛力,更加穩定的公司中進行投資。
同時,這也是資金規模所決定的,你管理的資產只是億萬級別和萬億級別,必然投資方式是不同的。
至于說為什么貝萊德集團管理的資金規模會如此快速的膨脹
那是因為貝萊德集團在次貸危機之后,踩對了發展的趨勢,加上它們的阿拉丁系統非常有效,因此這家集團一直在成功。
而資本,總是會選擇成功者。
就像是電影讓子彈飛里面的話誰贏他們幫誰。
就是這么簡單。
而在貝萊德集團崛起的過程之中,完成對巴克萊銀行旗下資產管理部門bgi的收購,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巴倫前世的時候,貝萊德集團收購bgi的時候,拉里芬克曾兩天兩夜忙著打電話與人聯系,動用了所有的關系,才籌齊收購bgi所需資金。
即便如此,收購bgi,當時的貝萊德集團也只不過拿出了45億美元的現金,另外還拿出了貝萊德集團19.9的股份!
當然,這些非常值得,通過整合bgi,特別是其etf基金ishare,貝萊德集團成功的踏上了資金膨脹的道路。
現在嘛,巴倫則需要令渣打美林集團,成為bgi的新主人。
“根據巴黎那邊傳過來的消息,那晚肇事的工程車司機屬于當地的一家建筑公司,對方已經離異多年,一直獨居,而針對他通話記錄的調查,目前也并無法支持有人指使的情況,加上對方在車禍當場就已經死亡”
“這么說就是沒有什么進展了?”
“目前看來,從司機那里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而且根據尸檢報告,那位司機有很長的嗑藥史,警方更傾向于這是一起失控的事故”
對于這個結果,巴倫已經早有預料了,畢竟既然對方選擇這么做,恐怕警方很難得到什么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