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半島東方集團ceo埃德·克里斯蒂安也抵達了魔都。
埃德·克里斯蒂安是在去往美利堅,同美利堅方面達成協議,確定了半島東方集團接管美利堅的6個集裝箱碼頭運營權的時間表之后,來到魔都的。
在環球產業投資基金(gii)在去年年底從迪拜世界集團手中收購了鐵行集團,也就是現在的半島東方集團之后,他們就開始同美利堅方面就收回位于那里的6個集裝箱碼頭的運營權,展開了談判。
因為當初迪拜世界集團收購英倫鐵行集團之后,美利堅方面對于迪拜世界集團的中東背景有所疑慮,因此在對方將美利堅的6個集裝箱碼頭交給美利堅當地的機構進行托管之后,才通過了這筆收購。
現在半島東方集團已經屬于英資,以英倫和美利堅的關系,之前他們的擔心已經不再成立,因此半島東方集團就開始尋求收回美利堅的6個港口的運營權。
雖然這個過程并不算順利,但最終還是得以解決。
本身半島東方集團在亞洲,包括華夏地區就有許多的業務。
無論是在hk,還是華夏內地,半島東方集團都參與了許多港口以及相關設施的建設。
這一次來到魔都,埃德·克里斯蒂安主要有兩個任務。
其一,是帶來了天然氣(lng)運輸船的訂單。
在此之前,半島東方集團的船運業務,主要是集裝箱運輸,但要知道,巴倫同樣擁有聯合能源集團的控制權,并且旗下還擁有英倫最大的天然氣管網和英倫配電公司,因此無論是將他們的天然氣運往英倫乃至歐洲,還是亞洲,都需要天然氣(lng)運輸船。
因此半島東方集團的航運業務,也需要增加天然氣的運輸業務。
目前半島東方集團的天然氣運輸船都是租賃而來,但巴倫知道,在未來對lng運輸的需求是持續增加的,因此半島東方集團就有了購置lng運輸船的計劃。
此時,在lng運輸船的制造領域,占全球最高份額的,還是南朝鮮的船廠。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美利堅的造船能力十分突出,但由于《瓊斯法案》的推出,要求船體主要部件必須由美利堅本土制造,必須懸掛美利堅國旗,75%以上的所有船舶、75%以上的船員也必須是美利堅人。
這樣一來,無疑于自縛手腳,使得美利堅造船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造船訂單大幅下降。
由于在美利堅本土造船成本高昂,相關產業漸漸被轉移到南朝鮮。
華夏是從上個世紀末才開始發展lng船的制造技術的,在當時,lng運輸船技術最成熟的,是南朝鮮和倭國,這兩個國家一直在這個領域進行激烈的競爭,最終南朝鮮獲得了勝利,占據lng船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甚至到了十年之后,南朝鮮造船業還能占據全球超過70%的lng船制造市場。
至于說華夏,是在2008年才交付了由華夏船舶工業集團下屬的滬東中華造船廠所建造的第一艘lng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