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他位高權重,是紅星軋鋼廠的副廠長,享受副廳級干部待遇,雖說在這四九城來說自己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但好歹也是有了一點話語權,無論是創辦企業還是開飯店,對他來說都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本來還想著趁著改革的東風,自己大大方方的辭去紅星軋鋼廠的職務,就專心俯下身子創業,現在看來自己當初沒有這么做還真是明智之選,畢竟出門在外身份還是自己給的,他如果一無所有的話,辦事還是比較困難。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這個春節何雨柱是在忙碌中度過的,畢竟他有了那么多的員工和企業,該有的問候是少不了的,而這些員工對于何雨柱也是非常的感激,在這里上班不僅工資穩定,平日里有個頭疼腦熱,還可以休假,并且最重要的是還有紅包可拿,每個月算下來比其他國營廠職工的工資要高太多。
又是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何雨柱的第二家飯店也已經正式開門營業,由他的父親何大清親自主持相關事宜,而原來的老店則交給成輝負責。
新店的名字也叫何家飯店,何雨柱準備打造成連鎖飯店,以后只要提起何家飯店,大家就會豎起大拇指!到時候有了品牌效應,賺錢的地方還會在后面呢。
新店比舊店的面積大了不少,大概可以容納25桌左右的客人,所以利潤也多了1\/5!
老店每個月的凈利潤在6500元左右,新店每個月的凈利潤在8000元左右,再加上他的辣椒加工廠每個月的凈利潤維持在5000左右,現在每個月的凈收入足足有將近兩萬元整!真的是讓人不可思議。
何雨柱把這一切都歸咎于大家的努力,所以對員工的待遇和福利也都非常好,大家在這種歡快的氣氛下工作,工作效率自然提升了不少,并且對待客人也非常有禮貌,完全的把國營飯店打壓了下去。
何家飯店可能在價格方面比國營飯店低不了多少,但是在服務態度還有口味方面比國營飯店可多出太多了,所以大家在以后的聚會請客吃飯,基本上都把位置定到了合家飯店,已經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并不是說何家飯店做的有多完美,只是說現在在改革開放的初期,能夠和何家飯店競爭的飯店真的是太少了,所以才能夠讓他迅速的收獲一大批粉絲。
時間很快的來到了1979年,現在已經初步掀起了下海的熱潮,有少部分的國企還有事業單位干部看見下海確實能夠賺到錢,所以大家都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