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iev汽車的版本比較多,有220公里續航的基礎版,有300公里續航帶快充的提高版,還有400公里續航帶快充,并且動力有所增強的頂配款。這三款iev汽車,各有一輛測試車,參加了此次的加速測試,其中只有頂配版iev可以保證15秒內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基礎版和提高版,百公里加速均在20秒以上,甚至在個別情況下,始終達不到100公里小時的速度。由此可見,這款iev小車的動力是如何的拉胯,和百公里加速21秒的roadster跑車簡直不是一個次元的產物,當然兩者的售價差距也十分的巨大,至少在20倍以上,目標客戶也完全不同,上市之后銷售情況如何,還難以確定。
五輛測試車的直線加速測試全部完成之后,拿著無線話題的喬瑞達,再次出現在直播鏡頭之中,說道
“在直線加速測試之后,第二個測試項目是制動距離測試,具體測試過程是汽車加速到100公里小時,然后一腳踩死剎車,測量汽車從踩剎車到汽車完全剎停的距離,就是最終的剎車距離,也叫制動距離。正確掌握汽車制動距離對于保障行車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測試制動距離,駕駛員可以了解車輛在不同速度、不同路面條件下的制動表現,從而在實際駕駛中更加準確地判斷制動時機,確保行車安全。在剎車過程中,卡鉗和剎車片之間,會劇烈磨擦,放出大量的熱。很多汽車在連續測試幾次之后,由于剎車片過熱,制動性能會出現衰減情,從而制動距離大幅增加。為了保證測試數據的準確性,我們決定對測試車進行連續十次的剎車測試,并記錄下每一次的制動距離。首先上場測試的,依舊是低配版roadster跑車,它的官方標稱制動距離是33米,在當前零下二十度的超低氣溫下,制動距離肯定是有所衰減,那么具體數據是多少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口播結束,鏡頭一轉,一輛低配版roadster跑車出現在直播畫面上,從跑道起始端開始起步加速。在直播屏幕右下角,會顯示測試車的實時速度。只見僅僅三秒多鐘之后,這輛roadster跑車就加速到了100公里小時的速度,并在這個速度上保持了幾秒時間,直到汽車經過制動樁桶位置,試車員踩下剎車,開始制動,僅僅三秒種后,roadster跑車的速度就降到了0,徹底剎停。
“我們通過速度傳感器,和汽車實時定位系統,標定了汽車踩下剎車的位置,然后記錄下汽車最后剎停的位置,兩者相減,就是這輛低配版roadster跑車的制動距離,具體數字3523米。這個制動距離比標稱值多了223米,可見超低氣溫,對制動距離的影響還是頗為嚴重的。通過視頻回放,我們可以看到,在剎車的同時,roadster跑車的車身并沒有出現側傾的情況,前后晃動也在可控范圍之內,表現的相當的穩定。我們的試車員已經將roadster跑車開回了跑道的起始點,第二次測試馬上開始。”
在第一次制動距離測試結束之后,現場又使用同一輛車,進行了連續九次的測試,其制動距離分別是,3534米、3518米、3522米、3497米、3494米、3487米、3472米、3463米、3466米、3459米。后面上場測試的高配版roadster跑車,其制動距離和低配版差不多,大體在34米到35米之間。兩輛測試車都沒有出現連續測試,剎車性能衰減的情況,反而因為連續剎車,胎溫有所上升,出現了測試成績越來越好的情況。
直播間內的網友大部分是年輕人,會開車的不少,有一輛自己汽車的比例卻并不算多,汽車專業人士就更少,很多人對roadster跑車的這個制動能力表現,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有么有大能給科普一下,roadster跑車的這個35米左右的制動距離,在量產汽車中排在什么位置”
“我開的車是本田飛度,時速100公里每小時的制動距離是39米。roadster跑車能把制動距離控制在35米,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看完兩款新車的麋鹿測試,直播間內的網友紛紛留言,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大家別忘了,這個制動距離,是在零下二十度的嚴寒環境測試出來的,如果把這輛車,放在常溫環境測試,制動距離還會進一步縮短,達到標稱值的33米,也不是沒可能。”
這個時候,一個小時沒有路面的喬瑞達,再次出現在鏡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