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小友心性,說不定與這道學反倒是更加契合。”
道學
孟浪陷入沉思。
事實上,佛教傳入中土之后,與本土教派相互融合借鑒,早已脫離了原本的佛教發源地。
達摩的“禪宗”就融合了大量傳統的儒、道哲學。
這幾天孟浪研究華嚴經,確實也隱隱有這種感覺
“前輩”的自救路線是學佛,然而“前輩”的“前輩”一直是學道的
據說姜子牙同志還活了139歲。
這絕對是一個讓人極其羨慕的壽命,但
最大的問題是年代太過久遠了,留下的文字記錄少之又少。
連薛懷義這個“千年后”的考古學家都夠嗆,更不用說他這個“兩千年后”的
摸著姜子牙這種“老祖級”前輩的石頭過河
別說石頭了,差不多只能摸到石屑這樣子
我也想學,奈何條件不允許啊
不過說到佛道同源,其實禪宗融合最多的還是道家,特別是莊子的理論,所以才有“佛本是道“的說法。
而說到莊子那絕對是戰國文化圈清流中的一股泥石流
這家伙說是主觀唯心主義者,說到底就是從心
然而本人毒舌加杠精,不愛上班愛自由,還十分看得開。
美其名曰逍遙游,其實說白了就是兩個字“快樂”
莊子曰無為而治,天性神圣
因為天性神圣,所以莊子才主張人世的最高境界是無待,不依靠其他萬物,逍遙一世。
所以才有“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這就是著名的道家“天人合一”。
也因為天性神圣,莊子才對諸子百家割裂事物混沌狀態不滿,尤其對名家追根問底的科學精神不滿。
他認為學海無涯,人生苦短,根本無需為此勞神傷形
倆字兒躺平
要是這貨也是自己的“前輩”
那他選擇的恐怕就是刪掉“技術附錄”,減少大腦負擔,讓弟兄們不工作不學習,家中又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
嗯莊子這貨活了多久來著
好像是八十多
以當時的人均壽命水平,這妥妥的是個壽星
這倒是條思路啊
難道這就是解決自己裂開的第三條思路快樂就完事兒了
我是快樂的,弟兄們也是快樂的,那么“萬物與我為一”之后
我快樂翻倍了
和智能大師走出大雄寶殿的時候,孟浪還在想著方才的“快樂之道”,琢磨怎么才能做到像莊子那樣沒心沒肺
結果一出門,就看到庭院中,窈窕佳人托著香腮,正在一株菩提樹下發呆。
美人如畫,微風吹過,撩動衣袂裙擺
快樂是什么
快樂就是當你
快樂就是
就像
和那個什么差不多
沉默了片刻。
孟浪一臉認真的轉過頭對智能大師感激道。
“大師高見,我也覺得,我不太適合學佛”
智能““,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