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億。”老孟臉色也有些古怪道。
雖然早知道二期工程投資至少在10億以上,不過嘴巴里蹦出億這個單位,還是讓老孟有些不適應。
“就這棟樓3個億孟經理,你沒在開玩笑吧”
“當然沒有,這建筑主體當然值不了多少錢,也就是地基牢固點,水泥厚了點,鋼筋粗了點,造價不會超過3000萬,重點是里面的各種自動化設備”
“立體式生態養殖樓”,以及仿造末日游輪打造的“立體化生態養殖船”,都是孟浪為人類文明保留火種的“后勤基地”。
這棟實驗樓,包括競標中的那艘“養殖船”,其實都是第一批的“樣板間”。
它們的作用就是先行探路,為以后大規模推廣進行第一次經驗積累。
只不過養殖船比起養殖樓,還多了“海洋漁業”這一循環體系。
它們的內部統一采用封閉式管理,各樓層溫度、濕度等可自動調節。
并且使用了風水光等綜合新能源設備,完全實現零排放,零污染的可循環利用能源系統。
其上層的喂料、排糞等操作都通過自動化控制完成,每層樓是一個獨立的集約化養殖場,可避免人員、物資、牲畜在各層間交叉流動,從而有效阻斷疾病傳播。
養殖的糞便和廢料,可以作為下層有機生態蔬菜作物種植的養料。
下層則采用了全自動化的立體式滴灌無土栽培,畝產遠超傳統種植業,又可以種植大豆等豬飼料,反過來作為養殖飼料。
不僅如此,還能因地制宜,根據市場個性化定制每個樓層的養殖種類。
說的簡單,但其中養殖種類的選擇,必須形成一個半獨立的小型生態系統,這才是真正考驗技術的東西。
當然,還有最為關鍵的系統架構和內部全自動物流,以及搭載的半人工智能
它看似簡單,實際上“技術壁壘”卻十分高端
按照設計,這一棟12層樓的最大容納量為2萬頭生豬,預計年出欄生豬4萬頭,但是最低只需要10個工人進行管理,基本實現全自動化。
正所謂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里面需要用到的各種高科技自動化設備自然價值不菲
“什么設備需要這么多錢啊”李縣長有些不信。
就12層樓,3個億你金子做的設備啊
“這個包括自動清洗、自動投料、自動采摘、自動殺蟲,還有自動識別、數字化、智能化統籌管理”
老孟最近死記硬背,倒是背下來不少專業名詞。
雖然技術細節或許搞不明白,不過不妨礙他拿出來繞暈業余人士
“停停停孟經理,你就簡單說說,這樓它到底能干嘛”李縣長明顯被成功繞暈。
“嗯”老孟想了想,想起內部培訓資料里面印象最深的某個功能
“李縣長,人臉識別您聽過吧”
“這當然聽過啊,聽說現在大城市逛超市都只需要刷臉了嘛”
“嗯這棟樓它能豬臉識別”
“啥”
本章完
fo
fo。fo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