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船的陶罐順著秦淮河進長江,再前往下丘村。
秦王府的三十個人隨船而去,他們的任務是配合村子制作醉蟹。
朱樉此刻快飄了,他覺得自己在參與一項大的事件,利國利民的那種。
里長離開憨憨的房間,先找的朱樉,里長沒有錢買陶罐,他有辦法。
他告訴朱樉合伙的店里過年的時候賣醉蟹,朱樉出錢買陶罐,下丘村出工錢和招人、雇船。
緊跟著又把憨憨說的話換成他自己的語言又說給朱樉聽,朱樉一聽,自己的買賣居然連四湖之水,帶很多人賺錢,叫物資流通起來,感覺自己是個做大事的人。
他著急,想要太陽快些落山,他好回去找父皇和母后說,哦還有兄長。
里長不管秦王殿下如何想,反正朱樉做的所有事情,最后都是高人指點。
就是自己太累了,感覺做個知府也不過如此吧要操多少心
整個一片水域全拿來進行產業建設,憨憨是真敢想啊
現在各村的麥子種完了吧對,種完了,自己村子估計也沒問題了。
那么正好人閑下來,所以憨憨馬上給他們找活兒,已經不是就業問題了,是把人當成牲口來造。
“關鍵他們還一定很高興,賺錢嘛不怕累,就怕累了也白累。”
里長自語了一句,開始寫招工的告示,找本地人干活。
他自己沖在前面提出來的增加就業人口的優勢,能說便能做。
先打個樣兒,找人干活,提高就業率,帶動周圍百姓增加收入,盤活閑置人員,減少社會不安定因素。
下丘村從來都是如此,提出來什么之后,立即做出來,甚至先做好了再給朱元璋提。
包括修運河,不但說出來,甚至給硝酸甘油炸。
里長想著的時候把告示寫好,貼到斜對面的門上,然后安排兩個孩子站在那里,一男一女,跟童男童女似的。
結果一直站到中午吃清蒸螃蟹了,也沒幾個人過來問,識字的人看一眼就走,不適合自己干。
不識字的人一見兩個身穿綾羅綢緞衣服的孩子,根本不敢靠近,旁邊還有帶刀護衛呢
“里長,下午不去了,我吃完飯睡一會兒,起來學習。”
小丫頭不干了,另一個少年點頭,表示支持。
“行吧我再想想辦法。吃螃蟹,趁熱。”里長給憨憨拿一個螃蟹。
工匠們則先吃豬肉燉芋頭,芋頭剛下來不長時間,正是吃的好時候。
若不與其他的東西燉,單獨清蒸了蘸白糖吃也挺好吃的。
南京這里什么都有,荸薺、山藥,包括陶罐都比別處便宜,人多需求量大,水運便利,一些常見商品的價格反而會降低。
同時一些稀少東西的價格又能很高,有足夠的購買力。
工匠們不管東西貴賤,反正要先吃差不多了再吃螃蟹,他們覺得紅燒肉比螃蟹好吃。
朱樉不在乎紅燒肉,他盯著螃蟹吃,沒人與他搶,他吃得便仔細,蘸一點三合油,瞇起眼睛品味。
孩子們一人吃兩個螃蟹就不吃了,趕緊吃完飯睡覺,想吃螃蟹現在的季節隨時有。
朱聞天喝黃酒,耐心地摳著蟹肉,同時考慮蟹八件都長啥樣。
帶動一個縣的百姓去捕撈螃蟹,最后制作出來的醉蟹很多,別人不想買怎么辦先把吃螃蟹的工具做出來,以這個來推動賣醉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