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圖和介紹,確實不清楚好不好用,速命人建出來。”
朱元璋已經習慣了下丘村行事的風格,總是先給做出來,然后讓你看。
今天只有圖,不見實物,找工匠造,若是好用,按照上面寫的,成片建造,要在開闊的地方。
同時爐與爐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太近了,一起燒,人容易中毒。
朱標轉身去找人,他對此十分看重,有了更多的鐵,百姓生活也方便。
“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候拿出來好東西,鐵多了,犁地會更容易。”
朱元璋拿起旁邊的茶水,自語,他知道有很多百姓用木犁或石犁,沒有鐵,炒菜好吃,卻缺鐵鍋與油。
江南之地種油菜籽,相對來說還不錯,其他地方更苦。
“憨憨,喝口熱水”里長跟憨憨來到圖書館門前,旁邊的位置有燒開水的。
下面是個簡單的灶,沒有煙囪,銅壺架在上面,可以燒煤和柴火,爐子有箅子,沒箅子的只能塞柴火。
另有一長條桌和兩條長板凳供人休息,竹筒鋸開就是碗,有人想喝水,可以管看火的人要。
屬于圖書館對外的便民服務,冬天喝口熱水暖和,夏天口渴也不用去別的店門口討水。
“嗯”朱聞天坐下。
“呦里長和憨憨來了,給你們換碗,洗干凈的。”
負責看火的是個瘸子,老兵,干不了太多的活兒,被找來負責爐子,一天拿三十文的高工錢。
“勞煩了。”里長點下頭。
“小五,渴不喝口水”又來一個年歲大的人,帶個十來歲的孩子,瞧樣子是爺孫關系。
“喝,我冷。”小五哆嗦了一下。
“小五,往這邊坐,那里是貴人,別把人家衣服碰臟了。”
年歲大的拉著孩子去斜對面,他向里長和憨憨笑笑,笑容中帶著謙卑。
“憨憨,要不咱們換衣服吧在外面別人總躲著咱。”里長感受不怎么好。
“不,少,事。嘿嘿嘿嘿”朱聞天不同意,穿好衣服別人不愿意找事,他可不想總跟一些混混什么的扯皮。
“不換不換,這位大叔,孩子幾歲了”里長與對方交流。
“回貴人的話,十一歲,小五叫叔和哥哥。”老人答一下又吩咐孩子。
“叔叔好,哥哥好。”孩子怯怯地喊一聲。
“好,嗯吃,給。”朱聞天從兜里掏出幾塊飴糖,當到桌子上推過去。
“哎呦我家小五不吃,不吃。”老人又要往回推。
“我家憨憨給出去的東西,不要就是不給咱面子。”里長臉一沉,人家小五都咽口水了。
“還不快謝謝”老人又提醒孩子。
“謝謝叔叔,謝謝哥哥。”小五眼睛亮起來。
“給。”朱聞天從另一個兜里掏出把炒的西瓜籽,又推過去,他自己掏一把放在里長旁邊。
“謝謝哥哥”孩子直接道謝,要。
“老許,里長給小五就拿著,別客氣,里長、憨憨,水。”看火的人端兩碗水。
再轉身送兩竹筒的開水,擺爺孫二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