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聞到饅頭的味道了。”朱元璋站在地邊,舉目望去,根本看不到盡頭。
群臣不由得吸吸鼻子,哪里來的饅頭味兒倒是有泥土味兒。
“諸卿,量一畝出來。”朱元璋要計算畝產,讓群臣把一畝給劃分好。
其實不用再測,下丘村的麥地需要澆水,按照水渠來算就知道了。
戶部尚書楊訓文出列,手上拎一捆繩子,他先拿出來一條短的繩子,四十尺長。
找一個位置,把繩子放好,兩邊用土壓住,他自己則拿繩子往里進,后面有人幫忙站著不動踩繩子。
五尺為步,步二百四十為畝,他不可能量一步五尺,然后往里走二百四十步。
他量出四十尺,往里走三十步就夠了,即那個繩子一百五十尺長。
如此的一畝,不到六百六十六平方米,只有六百一十多平方米。
量完,楊訓文走出來,成熟的麥地里穿,很不容易,刮著疼。
當然,眼下不是十成熟,而是臘熟期,這個時候的養分都在小麥粒上。
如果等著很黃,然后麥稈快斷的時候,麥粒里的養分要回流到秸稈中。
所以叫,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
“鐮刀,諸卿,隨朕把這一畝饅頭香的麥子收了。
收完回去磨面自己吃,不差這一畝種子。朕還不能吃口好的
妹子、太子也來收,呃憨憨你到咱身邊,你會割麥子”
朱元璋要親自收這一畝麥子,安排人手的時候把憨憨帶上。
朱聞天“”
他不想下地干活,太陽還在天上呢也沒偏離正中多遠,于是他
“哎收,會,嗯嘿嘿嘿嘿”朱聞天認了。
一群官員也認了,鐮刀送來,他們挑選嶄新的,準備收麥子,旁邊還有人負責照看。
三十步,要分成三截,一截十步,不然真收三十步,也很遠的。
官員們進去,找好距離,準備。
朱元璋和馬皇后、朱聞天三人,很自然地拿起舊鐮刀,不過刃都磨過了,不影響鋒利。
朱標剛拿起新鐮刀,手腕轉轉,準備去割麥子,突然看到憨憨和父皇、母后的選擇,他又把手上的鐮刀放下,拿舊的。
拿起來再一動,他就明白了,那個新的沒有這個舒服。
一群人唰唰唰割起麥子,每人只需要走出去十步就行,旁邊都不用管。
然而就這十步,也讓很多大臣為難了,有的年歲大,彎不下去腰,有的沒割過麥子。
好在旁邊有人幫忙,朱元璋、馬皇后和朱聞天三人速度最快。
走幾步朱聞天又故意慢一下,幫著旁邊的朱標摟出一截,這樣朱標就好攏麥稈了。
十六七米的距離,不長時間朱元璋和馬皇后就到頭了,二人轉身看,憨憨與標兒速度差不多。
“重八,看憨憨”馬皇后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
“嗯”朱元璋輕輕點頭。
他看出來了,憨憨配合著標兒的節奏,不然多攏一截時,容易被標兒的鐮刀掃到。
憨憨一邊割自己的,一邊配合著標兒。
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不是種田的熟手看不出來憨憨在幫忙。
“父皇、母后,孩兒收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