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封地無助行有痕
“那個什么連起來收稻子的機器,是不是只能在平地上用”
朱元璋又喝兩口酒,始終惦記一臺能抵五百人的聯合收割機。
“是,梯田與分散的小田還需要人工收割,若作業面積小,便不適合使用此設備。”里長點頭。
“洞庭湖那堆湖泊的平地多”朱元璋想到了曾經打水仗吃虧的地方。
“陛下說得對,湖廣所在,兩湖平原,種水稻可一年兩熟,種棉花不建議種棉花,因為村子沒時間再琢磨棉花收割機,棉花陸續成熟,又沒有特殊藥物催熟。
兩湖平原地區,包括廣東的一些平原,一年種兩次水稻很容易,三次的話,肥料跟不上。
用蒸汽機的翻耕和種植設備去種,等成熟后再收上來,需要的人力少。
那樣就可以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多多養豬和家禽,可以覆蓋長江上下游沿岸地區的需求。
既然飼養牲畜與家禽,就需要飼料,稻殼不適合直接拿來喂,可以分出來部分區域采取小麥與大豆輪作方式。”
里長一點點說湖南湖北與廣東的地方,那里還有百姓呢人口少,田賦重,寧國府種水稻無法一年兩熟。
長沙府、岳州府、常德府、寶慶府等地沒問題,問題是百姓累呀還不是全年三十稅一那個程度。
“確實應該讓百姓多干點別的,種地最累人,看天吃飯。咱之間都給他們減了很多了,現在”
朱元璋聽明白里長話中的意思,百姓可以利用當地的麥麩與大豆秧、榨完油的豆餅喂養豬牛羊和雞鴨鵝。
那么就可以減少田賦,大量的土地被官方用來蒸汽機化種植和收割。
朱元璋想說現在咱不怕那里原來的一些人再造反,包括廣東所在,又覺得說出來丟人。
馬皇后在旁出聲“凡是有水能通船之處,往后咱大明軍隊調派起來速度便快,運輸東西亦如是。
今年的軍隊回來,歇一歇,明年送到各地幫著為百姓脫盲,叫百姓知道大明現在的樣子。”
“妹子說得對。”朱元璋表示就這個意思,咱不怕他們搞事,咱調兵速度快,咱武器厲害。
而且看哪個地方的百姓不怎么穩定,派去脫盲的軍士數量可以增加,一邊教人識字、算術,一邊負責保衛百姓安全。
隨著北巡隊伍的回歸,日子似乎又恢復到了曾經的樣子。
朱樉每天去居必七辦公,下丘村人帶著工匠忙碌地打造東西。
大部分軍隊在休整學習,少部分趁黃河未到枯水期,一次次開著蒸汽機船去壺口瀑布取石油。
順便帶著炸藥和工具在那里修路,把小路給修平整,方便船只卸貨改成陸運輸送東西。
以前非要把船抬到陸地上走,屬于利益問題,為什么不上下游全停著船,然后來回卸貨用其他方式運輸再裝船
船上的貨物如何算就在壺口瀑布的上下賣了那樣賣不上價。
故此寧肯花錢雇傭人幫著骨碌木頭走,然后成本自然放進銷售價錢中。
當前屬于官方問題,不存在貨物的價值,趕緊把延長縣順流而下的石油給弄到應天府才行。
其中一部分也被朱樉叫人放到他的宮殿旁邊,他攢著,一次攢一點,琢磨著以后就藩時會有很多,讓下丘村的人幫忙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