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民遇好官錢掛鉤
連續地趕路讓大家都很疲憊,只留下坐車和騎馬的宮女,她們負責組織一下人手,再唱唱歌、跳跳舞。
懷遠的氣溫比較穩定,不冷不熱的,冬天找不到滴水成冰的事情,夏天也不會頭上熱得冒煙。
立夏后幾日的天氣正好,百姓中的孩子困了進帳篷睡,還想繼續喝酒的就圍著篝火聊天,順便看宮女跳舞。
百姓就是找熱鬧,平時不可能大家湊到一起如此吃喝,尤其是各村的,同一個村子有大事,那不過是一個村子熱鬧。
各村互相之間打聽消息,誰養了多少雞鴨鵝,是不是還用麩子養豬和竹鼠大牲口買了幾頭
還有今年準備拿什么來做青貯,你們村還買水泥干啥呀你村賣燒水泥的石頭就賣了不少錢吧
各村之間又想比較,又想打聽別人的技術和想法,包括今年出動多少人修路修河堤。
朱聞天在帳篷里看在這邊教導百姓的軍士的信息,寫在紙上,而且還是題本格式。
顯然軍士在知道自己能教別人的時候,努力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準備將來當官用,反正餅是這么畫的,能當官。
其實沒錯,等他們年歲大了,打不動仗時,就下到各個縣里當官員,一個縣又不是只有一個官。
現在官員少是打仗打的,有的縣別說縣尉、縣丞,文吏都沒有,只有知縣帶著主簿忙碌,再找不識字的人當衙役。
一旦軍士退休,往大明各地一撒,大明整體素質瞬間提高,現在就是,教百姓識字呢嘛
“當地官員不錯,聰明,知道使勁燒水泥修路,不然當地的降雨怕河水漫過路面后泥濘,那樣耽誤運輸。
懷遠這里沒有煤炭,燒水泥的石頭多,還有燒玻璃的石英石。
不過八公山的所在,對,就它東邊的地方,煤炭特別多,正好開采完裝船順流送到懷遠。”
朱聞天看著資料說話,現在沒有淮南市的稱呼,也沒有淮北市的。
淮北有煤炭,卻無法運到懷遠,淮南正好旁邊是淮河主流,必須路過懷遠,還有比這更方便的運輸條件嗎
于是村村修水泥路,順便把明溝暗渠也修成水泥的,方便清理。
再給自己家的茅房的茅坑弄成水泥的,掏糞容易,順便在田間地頭修發酵池,不讓孩子過去。
路修好了,他們又打算蓋房子,用當地的花崗巖做地基,順便還能把碎石頭鋪在其他的小路上。
氣候好,又不缺水,適合種植、養殖,往外賣東西,路礦不好不行,現在努力修。
里長湊在一起看,贊賞道“當地的人想法真多,不需要每年一個月勞役期,平時有工夫就去干活,自帶干糧。”
資料上寫了,各村的里長一看沒有農忙,立即去找縣里的官員,讓官員調派工匠執導,村子的人去做。
衙門的人記下誰誰來了,干了幾天,有人甚至干半天也記下,人家就有半天的空閑,回去還得喂豬呢
百姓如此作為,縣里的官員也負責,寫題本向南京送,讓那邊在便民處貼單子,縣里有什么東西,可以來收,價錢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