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打探消息產業連
百姓正如宮女所言那般,開心,不僅僅因為干旱,干旱只是確定了朝廷厲害,跟著陛下混錯不了。
北平府的百姓遠的地方也已經傳過去消息了,燕王跟著兄弟們到來,專門給北平府想辦法,正在四處溜達看情況。
軍士們使勁宣傳,甚至把下丘村都給捧上天了,在那山的那邊,江的那邊有一個下丘村
好再沒說什么畝產十萬斤,在麥田的麥子穗上打滾,一個大蘿卜二百來斤
房山縣縣城邊緣的位置,十二戶人家湊在一起吃飯,大家各自點菜,酒水由主家。
今天刻意選了好點的白酒,不是往水里兌了賣的那種,三十來度,算不錯了,大麥酒。
正常來說,大麥酒的度數低,大米酒度數高,酒頭能達到八十度,跟酒精似的。
勻一下后,大米酒的酒頭能有七十度,一般勾兌出來五十多度。
而大麥酒的酒頭才五十度,再勾兌下,三十度不錯了。
沒有玉米,否則玉米酒也能輕松上到六十多度,口感跟其他酒的口感還不一樣,喝一口感覺嗓子眼堵了塊棉花。
燈籠與火把都點著,最顯眼的位置放了一輛車把上系紅綢子的獨輪車。
“瞧瞧這做工,比老六刨的好多了,這圈是鋼的啊呦呦呦劉三哥,可舍不得推到路差的地方。”
有人看著車,小心地用手摸車圈,滿眼羨慕。
車推回來的時候用木頭轱轆,到家后換上鋼圈的,讓鄰居們觀賞,這轱轆估計不會推著用,要留著,留生銹
此人口中的劉三哥就是種紫蘇的大叔,姓劉,在附近同姓中排行老三,也不是很準,有人可能覺得自己是劉三。
車推回來,屬于家中的大件,守不住秘密,干脆扯四尺紅綢子,二尺一條,系在車把上。
風大的時候,家中女子當紗巾用,要么再于上面刺繡,弄兩個漂亮的手帕。
至于為何不用更適合刺繡的白綢子那個代表不了喜慶,誰會扯兩條孝帶掛車上
就像買手帕一樣,之前是沒有賣黑手帕的,后來才有,黑手帕那一塊,正好適合縫在胳膊袖子上,如果是為隔代長輩戴的,加一個紅色的小塊。
此刻十二戶人家是關系最好的,包括能借獨輪車的那家,這家人有一絲高興,又有一點失落。
終于不用再為借不借車為難了,畢竟用的時候都是大家忙的時候,平時無所謂,隨便推。
劉家多了輛獨輪車,便少借一家,自己家輕松。
同時又因為別人有了車,不管自己家借了,自己家對別人的用處似乎變小了。
“劉三叔,咱家用車的時候,能借嗎”
旁邊有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一眼就喜歡上這輛獨輪車了,推出去給別人瞧見,可是很威風的。
“瞎說話,這車怎能借燕王殿下賜給劉三哥的,旁人推了要抓起來殺頭的。”
孩子的母親拍兒子一下,什么你都想借,不要命了
車主人劉大叔倒是笑著說“借,誰借都借,壞了能修的,殿下們給了工具,看,成套的。
這車用的人越多,能幫的人越多,想是殿下越高興。
其實再過幾天,都能有,殿下說了,要給更多的人造獨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