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
“臣等附議!”
官員們有一個領頭的,其他人跟著附和。
胡惟庸:“……”
“臣……也覺得行!”胡惟庸沒辦法,臉不要了,好在他還沒說‘以某某某思想為指導’這種更不要臉的話。
“好啊好啊!”朱雄英沒明白意思,他只管表達心情,手上拿著半個烤土豆片:“晌午吃啥啊?”
“土豆粉成不?”朱聞天繼續烤土豆片,他需要做一些馬鈴薯的東西出來賣,讓商人發現商機,幫著推廣土豆種植。
“憨憨叔,其他地震的百姓也吃嗎?”
朱雄英咽咽口水,饞了,土豆粉好吃,他關心起別人。
“他們吃米粉,土豆粉不能給他們,人太多了。”朱聞天表示不行。
“那紅薯,就是地瓜呢?”小家伙還是有更多問題,他小,無法接觸大量的知識。
“還未收獲,待收獲后烤著吃,要么做成地瓜粉,卻不可以成為主食。
地瓜粉最適合做菜肴的粉條,要么……做成燜子炒,放大蒜汁、芝麻醬、鹽。
顏色比較黑,土豆粉不行,玉米淀粉也不適合那么炒,最好是油炸和蘸蒜醬……”
朱聞天非常有耐心地為小家伙講各種淀粉的不同應用,沒有哪一種是最好的,要看你想做什么。
地瓜粉顏色黑,一般拿來做成粉條燉菜用,它非常耐燉。
然后他那時的大連喜歡炒燜子,就用地瓜淀粉做燜子炒,說是炒,實為煎。
東北其他地方用做香腸的煮湯做的燜子是玉米淀粉,不黑,最適合油炸,通常直接切了蘸蒜末醬油吃。
土豆淀粉不做燜子,做涼粉和粉條,有時與玉米淀粉一樣當芡粉。
而綠豆粉則屬于湯粉,比較細,熟得快,非要做主食也行,就是不如米粉主食好。
土豆做粉條的好處是口感好,它本身能吃出來甜味,加上好的湯料,沒有其他菜的時候相當于方便食品。
“好!”朱雄英聽著,一時間手上抓的三分之一沒吃完的烤土豆片都不香了,他期待起中午吃土豆粉。
“陛下!晌午主食吃土豆粉?”
朱聞天征詢朱元璋的意見,吃不吃?吃的話現在就準備湯料了。
這個湯料和他那時候的不一樣,他那時候的是簡餐,土豆粉中最重要的是丸子。
那個丸子是用大量的香料和小麥淀粉打出來的,有的在土豆粉湯里切兩半放,有的切四瓣。
許多廉價的蝦丸、魚丸、蟹丸就用這樣的工藝,做的丸子非常有彈性。
丸子添加的骨粉,一斤三四元錢,看小麥淀粉多少錢就能核算出來,添加的骨粉不值錢,還有一大堆化學品,哪怕零上四十度都能保持不壞。
朱聞天不可能做這樣的東西,并非不會,想做隨時能做,吃著香,卻非常不健康,比鐵板雞架的油都差上很多很多很多……
鐵板雞架油無非就是飽和性脂肪,特殊的丸子,里面全是科技與狠活兒。
村子絕對不做這東西,全是新鮮的材料現做,純手打丸子要看誰吃飯。
朱元璋這些人,必須純手打,跟機打差不少呢!口感上的區別。
里面不需要加淀粉,也就是凝稠劑,牛肉的丸子直接打牛肉能打出來,蛋白質凝結,魚的也一樣,看你怎么打。
官員吃的則是機打,往里加一點淀粉,其他的五香料不多,主要調味在于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