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我周國,他姜黎只能當一輩子的野人,運氣好,說不定會被收為奴隸,但永遠也沒可能翻身。”
“只不過他運氣好,抓住機會逃到了大商,這才逆天改命,不然哪有今日的風光。”
說起姜黎,這個周國貴族突然談起了周國的制度,語氣炫耀的朝附近的貴族說道。
他的這番話,若是落入姜黎的耳中,只會惹得他恥笑。但落在附近貴族的耳中,他們卻覺得這套制度先進無比,內心頗為贊同。
只能說立場不同,作為世代傳承的貴族,他們肯定希望自己,乃至自己的后裔,永遠都是統治者。
所以周國這套把人分為三六九等,貴族永遠是貴族,野人永遠是野人的制度,很合他們的心意與利益,自然能獲得他們的認同。
反倒是姜黎,雖然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不短了,但三觀還沒被完全同化,依舊堅信人人平等,對周國這套給人分等級的制度,自然看不上。
但不得不承認,周國的這套制度,在這個時代極為先進,完全符合社會的需求,無怪乎周國能發展成最強的諸侯。
“來,我與你們詳細說說我周國的制度,核心在于禮樂二字。”
見眾人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周國貴族青年忍不住面色一喜,向他們詳細解釋起周國的先進制度。
他來辛城是有目的的,而向其余諸侯后裔宣傳周國的制度,就是他的目的。
周國的這套制度,雖然很符合社會的需求,但它也確確實實的,是在與帝辛對著干。
眾所周知,大商是有任用奴隸為官的傳統的。尤其是如今,為了打壓大貴族,帝辛更是把這一傳統發揮到了極致,不僅任用本國的奴隸,還任用其余國家的逃奴。
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奴隸,從諸侯國逃往大商。而此舉,無疑觸犯了其余諸侯的利益。
周國察覺到天下諸侯對帝辛的不滿,覺得機會來了,便在這個時候宣傳自己的制度,目的,就是為了和別的諸侯聯合起來。
只要有諸侯國用了他周國的制度,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其同盟,并走向大商的對立面。
一兩個諸侯聯合起來沒什么,可要是幾十上百個諸侯結成同盟,那推翻大商的日子就不遠了。
周國的發展已經到頂了,想要繼續變強,唯有取大商而代之。
從姬昌的父親季歷起,周國就有了取代大商的心思。為此,季歷還試探過大商,可惜他的用意被帝辛的爺爺商王文丁識破,以至于被其所殺。
帝文丁時代,大商還很強大,可大商傳到帝辛手中,已經是風雨飄搖了。所以,老實多年的周國,再次變得蠢蠢欲動。
宣傳自己的制度,與其余的諸侯成為利益共同體,以孤立大商,就是周國對付大商的手段。
就在各國貴族等候御史的時候,他正在客房接見匆匆趕來的姜黎。
“御史,這是天相丹,可助人凝聚法相,算是我的小小心意,還請御史收下。”
姜黎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天相丹,遞給面前的辛城御史。
天相丹,二品丹藥,服用之后可助七境返祖的修士凝聚法相,以突破至八境法相之境。
“既是你的心意,那我就不客氣了。”
辛城御史也沒客氣,有些驚喜的收下了天相丹。
他如今正是七境巔峰的修為,天相丹可以說是他最需要的丹藥了,能助他突破至下一境。因此,他并沒有假惺惺的拒絕。
說實話,辛城御史也沒有想到姜黎能走到今天。他當日提攜姜黎,也不過是想討好申道人。
誰又能想到,因為當日隨手為之的討好之舉,今日竟會給他帶來如此大的回報。
天相丹雖然珍貴,但以辛城御史的家底還是買得起的。可姜黎送給他的,卻是七丹紋的天相丹,這就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傾家蕩產也未必能買得起。
可以說,提攜姜黎,是辛城御史目前為止,做的最正確的事了。
“能幫到御史就好。”
辛城御史對姜黎有提攜之恩,姜黎早就想報答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