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君,你要如何才肯放了管叔鮮”
辛城御史雖然惱恨姬發多事,可這件事畢竟發生在他的宴會上,他卻不好真的不管,只能朝姜黎問道。
“御史的面子,我不能不給,讓周國拿九黎族人來換。只要周國愿意交還我的族人,那我就放了管叔鮮。”
姜黎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姬發,你怎么看”
有了姜黎這句話,辛城御史就算是有了交代,扭頭朝姬發問道。
“你做夢”
姬發想也不想的就回道。
姜黎的要求,就算他想同意也是無法做到。因為,周國的九黎后裔,并非全在西伯侯的手中,有極大一部分,分布在各大貴族的手里。
就算是西伯侯,也不能毫無理由的讓手底下的貴族交出自己的奴隸。
當然,要是西伯侯真想做,還是能做到的。但這樣所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為了一個兒子,完全不值得。
西伯侯又不是只有一個兒子,而是有十八子。
“諸位,我的要求過分嗎”
姜黎沒有理姬發,而是朝其余的貴族問道。此次前來辛城的貴族,雖然以姬發地位最高,但也不見得所有人都怕他。
就見姜黎的聲音落下,立即就有一衣服繡有大日神紋的貴族青年,起身說道“當然不過分,周國敢做初一,就別怪別人做十五。”
此人是東伯侯的侄子,與姜黎一樣,皆是炎帝后裔,在這種時候,他必須是要與姜黎站在同一陣線的。
先前不說話,那是因為姜黎犯了眾怒,他不好開口。現在,姜黎主要針對西伯侯,他自然就沒了顧忌,主動站出來支持道。
“嚴于律人,寬以待己,這句話說的真好,你兄弟二人今日所為,可不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嗎”
北伯侯的侄子,有崇氏后人,同樣起身,語氣譏諷地朝姬發說道。
北伯侯崇侯虎,崇國的國君,為有崇氏的后人。而有崇氏,來頭就大了,為堯帝時期的諸侯。
鯀治水有功,被堯帝封為崇伯。后鯀娶有莘氏之女脩己,生一子,名為禹。
有崇氏,是禹的父族,夏朝時更是被夏啟封為公爵,世代與九黎一族交好。
接下來,又有幾個貴族起身,都是大國出身,為帝辛的鐵桿,自然要在這個時候支持姜黎。
“野人豈能與貴族相比”
姬發不認為管叔鮮有錯,野人又不是人,威脅野人,和威脅貴族,那能一樣嗎
“勾吳之國,化外之地,蠻夷橫行,其民短發,身刺花紋。”
姜黎沒有反駁姬發的話,反而說起了人域一小國,勾吳之國,稱此國國民皆是蠻夷。
而他話音剛落,眾人還沒想明白姜黎這么說的用意,姬發的臉卻是一下子變得煞白。
勾吳國為太伯所建,太伯聲名不顯,但他有一個弟弟,叫做季歷,季歷有一個兒子,叫做姬昌。
吳國太伯,正是姬昌的大伯。姜黎此時提及吳國,就是在用吳國威脅姬發。
周國是很強,但吳國卻是弱國,不見得能比黎國強大多少。姜黎要是發動關系,雖撼動不了周國,但未必滅不了吳國。
姬發想不通,吳國與周國的關系,就算是周國知道的人都不多,姜黎又是怎么知道的
“姬昌的祖父亶父有三子,嫡長子名為太伯,嫡次子名為虞仲,嫡三子名為季歷。”
“周國制度,立嫡立長,但亶父覺得自己的少子季歷最為賢明,更為可貴的是,季歷的兒子昌有圣瑞之兆。”
“亶父曾贊嘆道,我的后代當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太伯和虞仲因此知道亶父想立季歷,以便將來能傳位于昌。所以,兩人便逃亡到了荊蠻,建立吳國,從而讓位給季歷。”
見眾人仍在迷惑,姜黎向他們講訴了一個故事。
“好一個立嫡立長,好一個主動讓位。”
幾人聞言,無不笑道。自夏啟建立夏朝,變公天下為私天下,這世道人心就壞了,再無人相信讓位之說。
故而在聽到太伯與虞仲主動讓位給季歷后,眾人立即就腦補出了一連串的陰謀。恐怕主動讓位是假,主動逃命才是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