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高坐龍椅之上,眉頭緊鎖,目光如刀,冷冷掃視著殿下的群臣。今日早朝,幾位大臣竟聯名上奏,請求放寬海禁,允許民間商船出海貿易。
“荒謬!“朱元璋心中怒火翻騰,手指緊緊攥住龍椅扶手,指節發白。
“陛下,沿海商賈私自出海,屢禁不止,與其嚴刑峻法,不如加以疏導,使其合法化,朝廷亦可從中征稅……“一位文官正侃侃而談,絲毫沒有察覺到皇帝的臉色已經陰沉如鐵。
“夠了!“
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案,震得案上奏折嘩啦作響。滿朝文武頓時噤若寒蟬,那文官更是嚇得直接跪伏在地,額頭抵著冰冷的金磚,不敢抬頭。
“你們這些無知的螻蟻!“朱元璋怒不可遏,霍然起身,一把抓起龍椅旁的蒲扇,狠狠砸了下去。
“啪!“蒲扇砸在殿中央,發出清脆的響聲,群臣紛紛低頭,無人敢直視天顏。
“朕做了這么多年的皇帝,你們難道還不了解朕的心意嗎?“朱元璋的聲音如雷霆炸響,回蕩在大殿之中,“海禁乃國策,豈容爾等妄議?“
殿內一片死寂,連呼吸聲都變得小心翼翼。
朱元璋冷冷掃視群臣,心中怒火未消。這些臣子,平日里享受著朝廷俸祿,卻總想著鉆營私利,甚至敢質疑他的決策!他登基以來,肅清貪官、整頓吏治、恢復民生,哪一項不是殫精竭慮?可這些人,竟敢妄議國策!
朱元璋的怒火,讓整個奉天殿如墜冰窟。
他緩緩走下御階,靴子踏在金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群臣的心上。
“朕知道,你們有些人,背后勾結商賈,想借機牟利。“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危險,“但朕告訴你們,大明的江山,不是你們的錢袋子!“
幾位大臣額頭滲出冷汗,不敢抬頭。
朱元璋走到那上奏的文官面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他:“你,叫什么名字?“
“臣……臣禮部侍郎陳……陳文遠……“那文官聲音發抖。
“陳文遠?“朱元璋冷笑一聲,“朕記得你,去年還上奏要減免商稅,今日又提議開海禁,真是好大的膽子!“
陳文遠渾身顫抖,連連叩首:“陛下明鑒!臣……臣只是為國謀利,絕無私心!“
“為國謀利?“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閃,“朕看你是為商賈謀利吧?“
陳文遠面如死灰,再不敢辯解。
朱元璋冷哼一聲,轉身走回御座,心中卻漸漸冷靜下來。他知道,自己剛才的暴怒,雖是震懾群臣,但也可能寒了忠臣之心。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怒火,重新坐回龍椅。
“這江山,終究要靠忠臣來守護......“
朱元璋低聲呢喃,聲音在空蕩的殿堂里激起輕微的回響。他伸手揉了揉隱隱作痛的太陽穴,連日來的政務和方才的震怒讓這位年近六旬的帝王感到一陣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