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在側的太監總管王景弘小心翼翼地捧上一盞參茶:“陛下,請用茶。“
朱元璋接過茶盞,青瓷杯壁傳來的溫度恰到好處。他輕啜一口,參茶的苦澀在舌尖蔓延,讓他混沌的思緒為之一清。放下茶盞時,杯底與案幾相觸,發出清脆的“叮“聲。
“景弘,你說......“朱元璋突然開口,聲音里帶著罕見的遲疑,“朕今日是否過于嚴苛了?“
王景弘聞言立即跪伏在地,額頭緊貼冰涼的金磚:“陛下圣明燭照,賞罰分明,乃萬民之福。“
朱元璋輕笑一聲,這笑聲里卻帶著幾分自嘲:“起來吧,朕不過隨口一問。“他目光轉向殿內懸掛的那幅《萬里江山圖》,墨色山水間點綴著朱砂繪就的城郭,“陳文遠此人,朕記得是洪武三年的進士?“
“回陛下,正是。“王景弘躬身應答,“陳大人曾任杭州知府,去歲才調任禮部。“
朱元璋的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節奏時快時慢。他突然想起半月前錦衣衛呈上的密報,說江浙一帶的商賈與朝中官員過從甚密。當時他只當是尋常交際,如今看來......
“傳毛驤。“朱元璋突然道。
不過半刻鐘,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便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殿內。他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行動間竟未發出半點聲響。
“臣毛驤,叩見陛下。“
朱元璋微微頷首:“陳文遠在杭州任上,可有什么不妥?“
毛驤低著頭,聲音平穩:“回陛下,陳大人任杭州知府期間,曾收受海商張氏白銀五千兩,為其子謀取秀才功名。去歲調任時,又收受臨安布商周氏古玩字畫若干。“
殿內燭火突然爆出一個燈花,映得朱元璋的面容忽明忽暗。他沉默良久,才緩緩道:“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待毛驤退下,朱元璋起身走到窗前。暮色中的紫禁城籠罩在一層淡紫色的霧靄中,遠處傳來隱約的鐘鼓聲。他忽然想起四十年前那個在皇覺寺掃地的窮和尚,那時他最大的愿望不過是能吃上一頓飽飯。
“貪腐......“朱元璋從牙縫里擠出這兩個字,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他轉身對王景弘道:“擬旨,著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即日徹查陳文遠一案,凡涉案者,無論官職大小,一律嚴懲不貸!“
“老奴這就去辦。“王景弘正要退下,又被朱元璋叫住。
“等等。“朱元璋的聲音忽然柔和下來,“劉伯溫近來身體如何?“
王景弘躬身道:“劉大人前日感染風寒,太醫說需要靜養。“
朱元璋走到御案前,提筆蘸墨,在明黃絹帛上寫下幾行遒勁有力的大字:“賜劉基人參兩株,御酒十壇,著太醫每日問診。“寫完頓了頓,又補充道:“再加賜朕親筆'股肱之臣'匾額一塊。“
王景弘雙手接過圣旨,正要離去,忽聽朱元璋又道:“明日早朝后,讓太子來見朕。“
夜色漸深,奉天殿內的燭火一盞盞亮起。朱元璋獨自站在巨大的《大明疆域圖》前,目光從應天府慢慢掃向北方邊境。他伸手撫過圖紙上標注的邊關要塞,指尖在“北平“二字上停留許久。
“北元殘部......海防倭寇......江南士族......“朱元璋低聲自語,每一個詞都像是一塊壓在肩頭的巨石。他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王景弘連忙上前為他披上大氅。
“陛下,保重龍體啊。“
朱元璋擺擺手,待咳嗽平息后,他望向殿外漆黑的夜空,輕聲道:“這江山,比朕想象的要重得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