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戶部侍郎賈赦突然上前一步,“臣以為此事需慎重。鹽堿之說前所未聞,貿然改變耕作方式,萬一影響賦稅...“
“賈大人,“林澈不卑不亢地打斷,“下官在江南時曾治理過類似土地,有成功經驗可循。“
賈赦冷笑一聲:“江南水土豈能與北方相提并論?林大人未免太過自信。“
氣氛驟然緊張。朱元璋抬手制止了即將升級的爭論:“林澈,說說你的方案。“
林澈深吸一口氣,從行囊中取出一卷圖紙,在桌上緩緩展開。“首先,需開挖排水溝渠,降低地下水位;其次,引清水灌溉,沖洗土壤鹽分;再者,施用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結構;最后,初期種植耐鹽作物如大麥、甜菜,待土壤改良后再種小麥。“
朱元璋仔細查看著圖紙,不時點頭。賈赦卻臉色鐵青,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桌面。
“這些工程需多少銀兩?多長時間?“朱元璋問道。
“初步估算需白銀五千兩,三年可見成效。“林澈回答。
“荒謬!“賈赦再也按捺不住,“五千兩白銀就為試驗一個虛無縹緲的理論?陛下,今年北方旱情嚴重,國庫吃緊,哪有余錢做這等嘗試?“
林澈不急不躁:“賈大人,津南地區每年因歉收減免的賦稅就不止五千兩。長痛不如短痛。“
賈赦更是氣的渾身發抖,雙眼都已是泛紅,厲喝道:“黃口小兒!你可知五千兩能養活多少邊關將士?就憑你幾句空談,就要朝廷拿真金白銀冒險?“
“賈卿!“朱元璋沉聲喝止,“注意分寸。“
賈赦慌忙跪下:“臣失態,請陛下恕罪。但臣實在憂心國事...“
朱元璋沒有立即說話。他走到院中那棵老槐樹下,仰望著初升的月亮。夜風拂過,帶來遠處田野的氣息——那是一種混合著鹽堿味的苦澀。
“林澈,“皇帝突然開口,“若給你一個小型試驗田,需要多少銀兩?“
林澈眼前一亮:“百畝之地,五百兩足矣。“
“陛下!“賈赦急切道,“即便五百兩也是民脂民膏啊!“
朱元璋轉過身,目光如炬:“賈卿,你可有更好的辦法解決津南連年歉收的問題?“
賈赦語塞,額頭滲出冷汗:“臣...臣以為應加強賦稅征管,而非...“
“夠了。“朱元璋抬手制止,“朕意已決。撥給林澈百畝試驗田,白銀五百兩。王德全力配合。“
王德連忙叩首:“臣遵旨。“</p>